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上弄明月,风露发新警。
心空无一尘,万竹扫清影。
白话文翻译
在溪水上玩弄着明亮的月光,清风和露水带来新的警觉。
我的心中空无一物,万竹林中扫去一切影子。
注释
- 溪:小河,指流动的水。
- 弄:玩弄、嬉戏。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清澈与宁静。
- 风露:指风和露水,常常用来表达清新和自然的气息。
- 心空:内心空灵、宁静。
- 无一尘:没有一点尘埃,形容内心的洁净。
- 万竹:形容竹子众多,象征生机与清新。
- 扫清影:清扫掉一切阴影,意指内心的清净与明朗。
典故解析
- 明月:古人常用明月象征纯洁和思念。
- 竹:在中国文化中,竹子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意指志向与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籁,金朝著名诗人、词人及学者。他生于名门世家,曾任职于朝廷,因其才华而受到重用。元好问的诗词作品中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好问晚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此时,他可能正经历人生的思考与反思,借助自然景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明月和竹林为背景,传达出一种清新高远的意境。诗人在溪边与明月对话,风露的清新感使他心中警觉,仿佛在提醒自己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宁静。诗中的“心空无一尘”体现了作者对物欲的超脱和内心的追求,表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万竹扫清影”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竹子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作者用它来映射自己的志向与情感。整首诗蕴含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我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美好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上弄明月:在溪水旁玩弄明亮的月光,意象生动,体现出诗人轻松自在的心境。
- 风露发新警:清风和露水带来新的警觉,暗示自然的启示和内心的觉醒。
- 心空无一尘:形容内心的宁静与洁净,强调一种超然的态度。
- 万竹扫清影:用竹子来象征内心的清明,表达出清新明净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明月”和“万竹”来比喻人的情感与品德。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出一种高洁、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清澈、宁静与思念。
- 风露:代表自然的清新气息。
- 竹:象征高洁、坚韧和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元好问
- D. 白居易
-
“心空无一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内心的烦躁
- B. 内心的宁静
- C. 对物质的追求
- D. 对爱情的思考
-
诗中提到的自然意象有哪些?
- A. 竹子和松树
- B. 明月和溪水
- C. 花朵和山川
- D. 云彩和星星
答案
- C. 元好问
- B. 内心的宁静
- B. 明月和溪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元好问与李白:元好问的诗歌常强调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而李白的诗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由和豪情的渴望,二者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作者:李明
- 《元好问研究》 - 作者:王小华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 - 作者: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