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谒朱文公祠》

时间: 2025-01-19 23:31:55

晴日岩光满,登台谒晦翁。

大成千载学,小试一州功。

礼范家家俗,文流世世风。

山苍溪又碧,凝眺思何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晴日岩光满,登台谒晦翁。
大成千载学,小试一州功。
礼范家家俗,文流世世风。
山苍溪又碧,凝眺思何穷。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岩石上光辉四射,我登上高台拜谒朱晦翁(朱熹)。朱熹的学问历经千年依然璀璨,而我在这个地方略施小技,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就。礼仪和范式在每家每户中传播,文化在世世代代中流传。山依旧苍翠,溪水依然碧绿,凝望远方,思绪无穷无尽。

注释

字词注释

  • 岩光:岩石的光辉,形容阳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
  • :拜访,参拜。
  • 晦翁:指朱熹,因其字晦,故称。
  • 大成:指朱熹的学说。
  • 小试:小小的尝试或成就。
  • 礼范:礼仪的范式或规范。
  • 文流:文化的流传。
  • 凝眺:凝视远眺。
  • 思何穷:思绪无尽,无法穷尽。

典故解析
朱熹(1130-1200年),字晦,号晦翁,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其学说影响深远。诗中提到的“晦翁”即指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一弘,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抒怀和人文情怀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贺一弘拜谒朱熹祠的情景,表达了对朱熹学问的敬仰及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歌鉴赏

《龙岩谒朱文公祠》是一首充满敬意的诗作,开篇即以“晴日岩光满”描绘了一个明媚的自然景象,给人以生机与活力的感觉。在这样的氛围中,作者登高拜谒朱熹,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崇敬之情。朱熹的学问历经千载,至今仍能影响后人,显示出他学说的深远价值。

“礼范家家俗,文流世世风”一句,强调了朱熹的思想对家国社会的深远影响。礼仪和文化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被突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教和礼仪的特点。最后两句“山苍溪又碧,凝眺思何穷”更是以自然景象引发了作者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文历史的追溯与哲理的思考,给人一种思绪无穷的感觉。

整首诗在自然景色的衬托下,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尊重与敬仰,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日岩光满:描绘出阳光明媚的日子,岩石上的光辉四射,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
  2. 登台谒晦翁: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登高拜谒朱熹,表现出对其学问的尊重。
  3. 大成千载学:朱熹的学问历经千年,影响深远,强调其学说的伟大。
  4. 小试一州功:作者的成就虽小,但在地方上仍有所贡献。
  5. 礼范家家俗:礼仪规范在每个家庭中都被遵循,反映了社会对传统的重视。
  6. 文流世世风:文化得以代代相传,显示出文化的延续性。
  7. 山苍溪又碧:描绘自然景色,山依旧苍翠,溪水碧绿,形成鲜明的对比。
  8. 凝眺思何穷:在这样的景色中,作者的思绪不禁延展,无法穷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苍溪又碧”,展示了自然和谐美的对比。
  • 意象: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交融,形成深刻的文化意象。
  • 拟人:将文化和礼仪人格化,强调其传承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朱熹的敬仰,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和礼仪的重视,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敬畏与追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晴日:象征光明与希望。
  • 岩光: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 晦翁:象征智慧与学问。
  • 山苍溪碧:自然的和谐美,体现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晦翁”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司马光
    B. 朱熹
    C. 韩愈
    答案:B

  2. “山苍溪又碧”中“苍”和“碧”分别描绘了什么?
    A. 颜色
    B. 天气
    C. 人物
    答案:A

  3. 本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哪个方面?
    A. 爱情
    B. 自然风光
    C. 文化传承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山中杂诗》 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本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文的思考,但杜甫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沉重与忧愁,而贺一弘则表现出对朱熹的崇敬与对文化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朱熹与理学》
  • 《明代文学研究》

以上内容涵盖了《龙岩谒朱文公祠》的多个方面,便于读者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