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三十九》

时间: 2024-09-19 20:56:39

初时非不密,其后日不如。

回头批栉脱,转觉薄志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时非不密,其后日不如。回头批栉脱,转觉薄志疏。

白话文翻译:

起初并不是没有密切的联系,但后来却日渐疏远。回头一看,往昔的亲密已如发丝般逐渐脱落,转而感到志向的薄弱与疏离。

注释:

  • 初时:开始时,刚开始的时候。
  • 非不密:并不是没有亲密,暗示曾经的亲密关系。
  • 日不如:日渐不如,渐渐变得不如从前。
  • 回头:回过头来,回忆往昔。
  • 批栉脱:批理头发,形容亲密关系的疏离和变化。
  • 薄志疏:志向变得薄弱而疏远,表达出对关系变化的失落与无奈。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它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人际关系和情感变化的敏感。魏晋时期是一个文化相对开放的时代,文人多有表现个体情感的倾向。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本诗的作者为佚名,生活在魏晋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追求个性解放,重视内心情感的表达。
  • 创作背景:该诗出现在一个人际关系复杂的时代,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化,尤其是对亲密关系的惋惜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情感的脆弱与变化。诗中前两句通过“初时非不密”与“其后日不如”,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起伏,强调了时间对情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密切联系逐渐淡化,令人感到遗憾与无奈。后两句“回头批栉脱”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刻画了这种关系的变化,表现出一种失落感。整体来看,诗歌情感真挚,既有对往昔美好的回忆,也有对现状的无奈与反思,发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初时非不密”:说明起初的关系是亲密的。
    • “其后日不如”:随着时间推移,关系渐渐疏远。
    • “回头批栉脱”:回望过去,似乎那份亲密像头发一样逐渐脱落。
    • “转觉薄志疏”:感受到志向的薄弱与关系的疏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亲密关系比作头发,形象地表现出关系的脆弱。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人际关系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情感疏离的感慨,反映了对亲密关系的珍视与惋惜。

意象分析:

  • “初时”:象征着美好的开始。
  • “密”:代表亲密、信任的关系。
  • “日不如”: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关系的冷却。
  • “批栉脱”:暗示着细致入微的关怀逐渐消失。
  • “薄志疏”:表现出对失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初时非不密”,意思是: A. 一开始就很疏远
    B. 一开始并不是没有亲密
    C. 从未亲密

  2. “回头批栉脱”中的“批栉”主要指: A. 理发
    B. 批评
    C. 清理

  3. 全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失落与惋惜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探讨人际关系与内心感情。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本诗在情感表达上均有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但杜甫更倾向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而本诗则专注于人际关系的变化。

参考资料:

  • 《魏晋诗词选》:对魏晋时期诗词的分析与介绍。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诗词鉴赏的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