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子夜歌 夏闺回文》 作者: 朱玙 〔清代〕
碧荷香透纱窗北。
北窗纱透香荷碧。
清露比珠明。
明珠比露清。
竹穿萤灿绿。
绿灿萤穿竹。
纤月映疏帘。
帘疏映月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闺房景象:碧绿的荷花香气透过北窗,窗外的荷花清香弥漫;清晨的露珠如珍珠般明亮,珍珠的光辉又比露珠更为清澈;竹林中萤火虫闪烁着绿色的光芒,绿光穿越竹林;细腻的月光映照在疏朗的帘子上,帘子又映衬着月光的纤细。
注释:
字词注释:
- 碧荷:指绿色的荷花,象征着清新。
- 透:穿透,散发。
- 清露:晨露,清晨的露水。
- 明珠:明亮的珠子,象征光辉。
- 竹穿:竹子间穿越。
- 萤灿:萤火虫闪烁。
- 纤月:细腻的月亮。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荷花、露珠、萤火虫和月亮均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清幽的夏夜和恬静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玙,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写作女儿情感诗著称,作品多描绘秀美的自然景色和女性的柔情。
创作背景:
《子夜歌 夏闺回文》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诗人关注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同时也展现了夜晚的清幽与宁静。
诗歌鉴赏:
《子夜歌 夏闺回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夜的幽静与美丽,诗人在构思上巧妙地运用了回文形式,使得诗的结构更为和谐,意境也显得更加深远。每一联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恬静而梦幻的氛围。诗中对荷花、露珠、萤火虫和月亮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夏夜的柔情与思念。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尤其在“清露比珠明,明珠比露清”一联中,诗人通过对比手法,突显了露珠的晶莹剔透与珠子的光辉,形成了鲜明的视觉效果,增强了诗的层次感。整首诗如同一幅静谧的夏夜画卷,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荷香透纱窗北:描绘荷花在窗外的香气,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 北窗纱透香荷碧:强调窗户的方位,荷花的色彩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夏意。
- 清露比珠明:晨露的清澈如同珠子一样明亮,形成美好的比喻。
- 明珠比露清:珠子的光辉更显得比露水更加清晰,展示了事物间的细腻对比。
- 竹穿萤灿绿:竹林中闪烁的萤火虫,增添了夜晚的生气与神秘感。
- 绿灿萤穿竹:描绘萤火虫在竹林间飞舞,形成美丽的景象。
- 纤月映疏帘:月光透过疏帘,显得轻柔而细腻。
- 帘疏映月纤:帘子映衬着月光,进一步增强了夜晚的诗意。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清露比珠明”这样的比喻,深化了诗的表现力。
- 意象:整首诗的意象丰富,荷花、露水、竹林、月亮等自然元素交织,展现出诗人对夏夜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夜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递出一种恬淡而宁静的情感,令人思绪飞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清新、纯洁,常与夏季相联。
- 露珠:象征清新、透明,带有生命的气息。
- 萤火虫:象征生命力和灵动,点缀夏夜的黑暗。
- 月亮:象征宁静、思念,常用于表达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清露比珠明”主要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珍珠的光辉
- B. 露珠的清澈
- C. 荷花的香气
- D. 竹子的影子
-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荷花
- B. 冬雪
- C. 秋枫
- D. 春雨
-
诗人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诗的韵律感?
- A. 拟人
- B. 对仗
- C. 反问
- D. 排比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夏日绝句》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中描绘的月光与《子夜歌》中月光的意象相似,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情怀,而后者则着重描绘夏夜的宁静与美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