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其二》

时间: 2025-01-07 23:25:48

倏忽当年遇,蒙茸几度披。

水霞明画卷,草树幻骚词。

鸟过目不瞬,江流意自迟。

世人空黑白,一色看坡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中 其二
文天祥

倏忽当年遇,蒙茸几度披。
水霞明画卷,草树幻骚词。
鸟过目不瞬,江流意自迟。
世人空黑白,一色看坡棋。


白话文翻译:

转眼间就回忆起当年相遇的情景,经历了多少次的披荆斩棘。水中的霞光明亮如画卷,草木间幻化出美妙的诗句。鸟儿飞过,眼睛一眨不眨,江水流淌,意态自然而缓慢。世人却只看到黑白分明,皆是一派棋局。


注释:

  • 倏忽:转眼,瞬间。
  • 蒙茸: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水霞:水面上倒映的霞光。
  • 画卷:比喻美景如同画卷一般。
  • 草树:指自然界的草木。
  • 幻骚词:形容草木的景象如同美丽的诗词。
  • 鸟过目不瞬:鸟儿飞过时,目光不曾停留。
  • 江流意自迟:江水流动的姿态自然而缓慢。
  • 黑白:比喻明暗、对立的事物。
  • 坡棋:比喻复杂的局势或事物。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黑白”与“棋”的比喻,暗指人生的复杂与对立,表现出人生如棋的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子华,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积极参与抗元斗争,后被俘而不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正值国家危难之际,诗人以山中孤独的体验,反思历史与人生,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山中 其二》是文天祥在动荡岁月中写下的一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倏忽当年遇”,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飞逝,不禁引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在“水霞明画卷,草树幻骚词”中,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自然的美丽,展现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与赞美。

接下来的“鸟过目不瞬,江流意自迟”,诗人通过鸟的飞翔与江水的流淌,传达出一种时间的延续与生命的从容。最后一句“世人空黑白,一色看坡棋”,则是一种哲理性的总结,提醒人们在复杂的人生棋局中,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被表象所迷惑。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则由自然美感转向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文天祥深邃的智慧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倏忽当年遇:转眼间回忆起与山水的初次相遇。
  2. 蒙茸几度披:经历了多次与自然亲密接触。
  3. 水霞明画卷:水面上的霞光明亮如同画卷。
  4. 草树幻骚词:草木之间的美景如同诗词般动人。
  5. 鸟过目不瞬:鸟儿飞过,目光未曾眨动,象征专注。
  6. 江流意自迟:江水流淌缓慢,意态自然而悠然。
  7. 世人空黑白:世人只看到表面的黑白对立。
  8. 一色看坡棋:人生如棋,复杂而单一的局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霞明画卷”,形象生动。
  • 拟人:如“鸟过目不瞬”,赋予鸟儿情感。
  • 对仗:整首诗保持了良好的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揭示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水霞:象征美好与宁静。
  2. 草树: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3. :象征自由与瞬息万变。
  4. 江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5. 黑白:象征人生的对立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倏忽”在诗中意指什么? A. 突然
    B. 转眼
    C. 迅速
    D. 短暂

  2. 诗中提到“鸟过目不瞬”,这句表现了怎样的状态? A. 忙碌
    B. 专注
    C. 疲惫
    D. 迷茫

  3. “江流意自迟”中“意自迟”可以理解为: A. 不急躁
    B. 没有情感
    C. 速度慢
    D. 不流动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山中 其二》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前者更注重奇景的描写,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文天祥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