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端伯自承移帅川口有怀风旨无便附信忽领教》

时间: 2025-01-01 14:28:12

好在曾夫子,宁知晤语期。

倚毗离楚日,鼓吹入夔时。

赤甲薰风近,黄堂淑景迟。

相望邈坤轴,空咏竹枝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在曾夫子,宁知晤语期。
倚毗离楚日,鼓吹入夔时。
赤甲薰风近,黄堂淑景迟。
相望邈坤轴,空咏竹枝词。

白话文翻译:

好在曾夫子,谁知道我们相见的日子呢?
倚靠着离楚的夕阳,鼓声和乐声在夔州的时刻传来。
赤色的甲胄在温暖的风中靠近,黄昏的美景却显得缓慢。
相望于渺远的天地之间,空自吟咏那《竹枝词》。

注释:

  • 曾夫子:指曾端伯,可能是诗人尊称的一位朋友或老师。
  • 晤语期:见面交谈的期望。
  • 倚毗离楚日:倚靠在毗山,面朝楚国的日落。
  • 鼓吹:鼓乐声和吹奏乐器的声音。
  • 赤甲:指战士穿的红色盔甲。
  • 薰风:温暖的风。
  • 黄堂:黄昏时的屋子或厅堂。
  • 坤轴:指广阔的天地,象征遥远。
  • 竹枝词:古代一种流行的诗歌形式,常常描写生活琐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承接移帅川口之际,可能是在离别的情境中,蕴含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曾端伯自承移帅川口有怀风旨无便附信忽领教》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诗人在离别之际,对于曾经交谈的期盼与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开篇便提到“曾夫子”,显示出诗人与这位朋友的深厚情谊。诗中的“倚毗离楚日”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搭配着鼓声与乐声,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离别时的惆怅。

“赤甲薰风近,黄堂淑景迟”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温暖的风与战士的甲胄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悲壮而又温柔的情感。最后一句“相望邈坤轴,空咏竹枝词”令人感到一种无奈与惆怅,虽有千言万语,却只能以《竹枝词》这种形式抒发内心的情感。

整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既有自然描写,也有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同时也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好在曾夫子: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感慨与怀念。
  • 宁知晤语期:充满了对友人相见期盼的忧虑。
  • 倚毗离楚日:描绘了美丽的日落景象,带来一种宁静感。
  • 鼓吹入夔时:音乐的到来仿佛是时间流逝的象征。
  • 赤甲薰风近:展现了温暖的气候与勇士的气魄。
  • 黄堂淑景迟:意境悠远,黄昏的美景显得慢慢流淌。
  • 相望邈坤轴:表达了对未来的渺茫与对友人的思念。
  • 空咏竹枝词:体现了诗人无奈的情感,只能以诗歌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赤甲薰风近,黄堂淑景迟”,体现了工整的对仗。
  • 意象:运用丰富的意象,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友谊为核心,表达了对曾经交往的怀念和离别时的惆怅,同时也展现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无奈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曾夫子:友人,情感寄托。
  • 赤甲:勇气与战斗。
  • 薰风:温暖与舒适。
  • 黄堂:宁静的环境与时间的流逝。
  • 竹枝词:寄托情感的诗歌形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曾夫子”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老师
    • B. 诗人的朋友
    • C. 诗人的敌人
    • D. 诗人的家人
  2. “鼓吹入夔时”中的“夔”是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鸟类
    • C. 一地名
    • D. 一个人名
  3. 诗中提到的“竹枝词”主要是什么内容?

    • A. 描写战斗
    • B. 生活琐事的诗歌
    • C. 友情的歌谣
    • D. 自然风光的描写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有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景观的描绘。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情感基调更为沉重,反映了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