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除对王秀才作 韦庄 〔唐代〕
我惜今宵促,君愁玉漏频。 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 雪向寅前冻,花从子后春。 到明追此会,俱是隔年人。
白话文翻译:
我珍惜这短暂的今夜,你却因时间的流逝而忧愁。 谁能想到新年的美酒,我依然身处异乡。 雪在寅时前冻结,花在子时后迎来春天。 到了明天再回忆这次相聚,我们都已是隔年的人。
注释:
- 今宵促:指今夜时间短暂。
- 玉漏频:指时间流逝频繁,玉漏是古代计时器。
- 新岁酒:新年时饮的酒。
- 异乡身:身处异乡的人。
- 寅前冻:寅时之前雪已冻结。
- 子后春:子时之后春天到来。
- 隔年人:指时间已经过去一年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唐代诗人,晚唐五代时期的文学家,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他的诗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庄在岁末与友人王秀才相聚时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身处异乡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时间的描绘,抒发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岁末之夜为背景,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身处异乡的无奈。诗中“我惜今宵促,君愁玉漏频”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短暂时光的珍惜,也反映了友人对时间流逝的忧愁。后两句“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对新年的期待。结尾“到明追此会,俱是隔年人”则以对未来的展望,加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时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时光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惜今宵促,君愁玉漏频。
- 诗人珍惜这短暂的今夜,而友人则因时间的流逝而感到忧愁。
- 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
- 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在新年时饮酒,但依然身处异乡,无法与家人团聚。
- 雪向寅前冻,花从子后春。
- 雪在寅时之前冻结,花在子时之后迎来春天,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 到明追此会,俱是隔年人。
- 到了明天再回忆这次相聚,我们都已是隔年的人,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我惜今宵促,君愁玉漏频”和“雪向寅前冻,花从子后春”均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比喻:“玉漏频”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对时间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对身处异乡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今宵:指今夜,象征短暂的时光。
- 玉漏:古代计时器,象征时间的流逝。
- 新岁酒:新年时饮的酒,象征新年的到来。
- 异乡身:身处异乡的人,象征孤独和无奈。
- 雪:象征寒冷和冬季。
- 花:象征春天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玉漏频”指的是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玉器的频繁使用 C. 频繁的玉器展览 D. 频繁的玉器交易
-
诗中“异乡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异乡的喜爱 C. 对异乡的无奈 D. 对异乡的好奇
-
诗中“到明追此会,俱是隔年人”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对比:
- 韦庄的《岁除对王秀才作》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韦庄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韦庄的全部诗作,是研究韦庄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韦庄的部分诗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