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渔翁》
时间: 2025-01-20 00:32: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渔翁 韦庄 〔唐代〕 草衣荷笠鬓如霜,自说家编楚水阳。 满岸秋风吹枳橘,绕陂烟雨种菰蒋。 芦刀夜鲙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 曾向五湖期范蠡,尔来空阔久相忘。
白话文翻译:
穿着草衣,戴着荷叶帽,鬓发如霜,自称家在楚水之阳。 秋风满岸吹动着枳橘,烟雨环绕的坡地上种植着菰蒋。 夜晚用芦刀切鲙,红鳞鱼肥美,早晨用水甑蒸紫芋,香气四溢。 曾经向往五湖,期待像范蠡一样,但如今空阔已久,早已忘却。
注释:
字词注释:
- 草衣:用草编织的衣服。
- 荷笠:用荷叶制成的帽子。
- 楚水阳:楚地的江水北岸。
- 枳橘:一种果树,果实酸甜。
- 菰蒋:菰米和蒋草,均为水生植物。
- 芦刀:用芦苇制成的刀。
- 鲙:切细的鱼肉。
- 水甑:用水蒸煮的器具。
- 紫芋:紫色的芋头。
- 五湖:指范蠡隐居的五湖之地。
-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后隐居五湖。
典故解析:
- 范蠡:诗中提到的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因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选择隐居五湖,成为隐逸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唐代诗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翁的生活,通过渔翁的自述,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渔翁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草衣荷笠鬓如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渔翁的外貌和生活状态,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感觉。“满岸秋风吹枳橘,绕陂烟雨种菰蒋”则进一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芦刀夜鲙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通过对渔翁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他的生活乐趣。最后两句“曾向五湖期范蠡,尔来空阔久相忘”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遗忘。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衣荷笠鬓如霜:描绘渔翁的穿着和外貌,草衣荷笠显示出他的朴素,鬓如霜则暗示他的年纪。
- 自说家编楚水阳:渔翁自称家在楚水之阳,显示出他的家乡位置。
- 满岸秋风吹枳橘:通过秋风和枳橘的描写,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 绕陂烟雨种菰蒋:烟雨和菰蒋的描写,增加了诗的意境,显示出渔翁的生活环境。
- 芦刀夜鲙红鳞腻:夜晚用芦刀切鲙,红鳞鱼肥美,展现了渔翁的日常生活。
- 水甑朝蒸紫芋香:早晨用水甑蒸紫芋,香气四溢,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
- 曾向五湖期范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尔来空阔久相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遗忘。
修辞手法:
- 比喻:“鬓如霜”比喻渔翁的鬓发白如霜。
- 拟人:“秋风吹枳橘”赋予秋风以人的动作,吹动枳橘。
- 对仗:“芦刀夜鲙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渔翁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遗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衣荷笠:朴素的穿着,象征简朴的生活。
- 鬓如霜:年纪的象征,暗示渔翁的年老。
- 秋风:秋天的象征,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 枳橘:秋天的果实,增加了诗的意境。
- 烟雨:朦胧的景象,增加了诗的意境。
- 菰蒋:水生植物,显示出渔翁的生活环境。
- 芦刀:简朴的工具,展现了渔翁的日常生活。
- 红鳞:肥美的鱼,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
- 水甑:简朴的烹饪工具,展现了渔翁的日常生活。
- 紫芋:香甜的食材,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草衣荷笠鬓如霜”描绘了渔翁的什么特征? A. 穿着和外貌 B. 年龄和职业 C. 生活环境和习惯 D. 兴趣和爱好
-
“满岸秋风吹枳橘”中的“枳橘”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果实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动物
-
“曾向五湖期范蠡”中的“范蠡”是谁? A. 唐代诗人 B. 春秋时期越国大夫 C. 汉代文学家 D. 宋代画家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描绘了江畔的春景,与韦庄的诗有相似的自然景物描写。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山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韦庄的《赠渔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韦庄的诗更注重对渔翁生活的细节描写,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韦庄的全部诗作,是研究韦庄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韦庄的诗歌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