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悠然阁三绝句》

时间: 2025-01-06 13:04:53

林端结阁小跻攀,四面岚光绕曲栏。

佛法本来南北异,个中北望见南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林端结阁小跻攀,
四面岚光绕曲栏。
佛法本来南北异,
个中北望见南山。

白话文翻译:

在林边的小阁楼上,我攀登而上,
四周的云雾光影环绕着弯曲的栏杆。
佛教的教义本来南北有异,
但在此处向北望去,却能见到南山的风景。

注释:

  • 林端:林边,指森林的边缘。
  • 结阁:修建的小阁楼。
  • 小跻攀:小心翼翼地攀登。
  • 岚光:云雾的光影,形容山间的朦胧美。
  • 曲栏:弯曲的栏杆。
  • 佛法:佛教的教义。
  • 南北异:南方和北方的佛教教义有所不同。
  • 个中:在这里,指的是在这个地方。
  • 北望:向北方眺望。
  • 南山:南方的山,代表佛教的发源地。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及的南山,常被视为佛教的象征,尤其是指南方的五台山、峨眉山等佛教圣地。诗人通过北望南山,表达了南北佛教文化的差异和相互联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子真,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元干闲适之际,他在林边的小阁楼中,感受到自然的美景与佛教的哲理,借此表达对佛法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寄题悠然阁三绝句》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意境的诗作。诗人在小阁中,环绕的云雾与弯曲的栏杆形成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环境,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悠然。首句“林端结阁小跻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随着视野的扩展,四周的岚光将诗人带入更深的思考。

“佛法本来南北异”,一句引发了对佛教文化的反思,诗人意识到南北佛教的差异,同时也在思索这种差异背后的深意。最后一句“个中北望见南山”,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哲理相结合,诗人在此处不仅是欣赏景色,更是在探索心灵的归属。

整体来看,诗作通过清新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自然和佛教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林端结阁小跻攀:在林边的小阁楼上,我小心翼翼地攀登,展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 四面岚光绕曲栏:四周的云雾光影环绕着曲折的栏杆,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 佛法本来南北异:佛教的教义本来在南北之间存在差异,反映出文化的多样性。
  • 个中北望见南山:在这个地方向北望去,可以看到南方的山,象征着心灵的归属与连接。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岚光”比喻自然景色的变化。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南山象征着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差异。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心灵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阁:象征安静与内心的宁静。
  • 岚光:代表自然的神秘与变化。
  • 南山:象征佛教文化与灵性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岚光”指的是什么? A. 云雾的光影
    B. 湖水的波光
    C. 山间的清风

  2. “佛法本来南北异”这句的意思是? A. 佛教在南北没有差异
    B. 南北佛教的教义有所不同
    C. 佛教只存在于北方

  3. 诗人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美景? A. 山顶
    B. 小阁
    C. 河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张元干与王维:两者都擅长山水诗,但张元干更关注于佛教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古代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