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蓟丘作》

时间: 2025-01-19 13:54:17

閒登蓟丘望,西北削诸峰。

转觉天地肃,因悲霜露浓。

云间何处笛,日落满城钟。

自笑栖迟者,惟堪学老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蓟丘作
作者: 揭傒斯 〔元代〕

閒登蓟丘望,西北削诸峰。
转觉天地肃,因悲霜露浓。
云间何处笛,日落满城钟。
自笑栖迟者,惟堪学老农。

白话文翻译:

我悠闲地登上蓟丘远望,西北方的山峰像刀削般挺立。
这时我感到天地之间的肃穆,因而为霜露浓厚而感到悲伤。
在云间,哪里传来笛声?夕阳西下,城市的钟声响彻。
我自嘲栖迟的人,唯有那老农才能教我如何安稳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悠闲、从容。
  • :形容山峰陡峭、光滑。
  • :庄重、冷清的样子。
  • 霜露:秋冬季节的霜和露水,象征寒冷的气候。
  • 栖迟:安静停留,指生活不求进取的状态。
  • 老农:指年长的农人,象征平静而有节奏的生活。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农人生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揭傒斯(约1290-1340),字仲明,号止庵,元代诗人,生于今江苏,曾任职官员,后归隐山林,专心创作。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登蓟丘作》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反思自身处境,表达对安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慨。

诗歌鉴赏:

《登蓟丘作》是一首气韵生动的山水诗,展现了作者在登高远眺时的深邃思考。诗中开篇用“閒登蓟丘望”展现了悠闲的心境,随着视野的拓展,诗人逐渐感受到天地的肃穆与阴冷,反映了自然的力量与人心的渺小。在“云间何处笛”一句中,笛声的渺远为诗歌增添了一丝孤独感,似乎是对生活的思考和追问。最后两句自嘲栖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老农的安稳生活成为他心灵的寄托与理想的象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閒登蓟丘望:闲适地登上蓟丘,向远方眺望,展现了诗人的从容态度。
  • 西北削诸峰:西北方的山峰高耸如削,形象生动地展现山的雄伟。
  • 转觉天地肃:登高后感受到大自然的肃穆,内心的感受与外界的变化产生共鸣。
  • 因悲霜露浓:因霜露的浓厚而感到悲伤,象征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脆弱。
  • 云间何处笛:在云间传来的笛声,体现了孤独与思考的情绪。
  • 日落满城钟:夕阳西下,城市的钟声响起,增添了时间流逝的感慨。
  • 自笑栖迟者:自嘲生活安逸的人,表达对自我的反思。
  • 惟堪学老农:老农的生活态度是他所向往的,象征着一种安宁的生活哲学。

修辞手法:

  • 比喻:山峰“削”如刀,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其陡峭。
  • 拟人:用“日落满城钟”,赋予日落以感情色彩,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霜露浓”与“天地肃”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安稳生活的向往,隐含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自我反省,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活状态的探讨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蓟丘:象征高远与自由,代表追求的理想。
  • 霜露: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季节的变迁。
  • 笛声:象征孤独与思考。
  • 老农:象征平静安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蓟丘”主要象征什么?
    A. 高远与自由
    B. 热闹与繁华
    C. 冷漠与孤独
    D. 田园生活

  2. 诗人自嘲“栖迟者”,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追求名利
    B. 安稳的田园生活
    C. 旅行探险
    D. 教书育人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情感。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则通过壮丽的山水展现出一种豪情壮志,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不同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