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烧》

时间: 2025-01-06 13:58:16

猎猎寒芜引,承风势不还。

放来应有主,焚去到何山。

焰入空濛里,烟飞苍莽间。

石中有良玉,惆怅但伤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猎猎寒芜引,承风势不还。
放来应有主,焚去到何山。
焰入空濛里,烟飞苍莽间。
石中有良玉,惆怅但伤颜。

白话文翻译:

寒风中草木瑟瑟,随风飘荡而不复返。
火焰燃烧,想必有其主人,
却焚烧到何方的山岭呢?
火焰升腾入空中迷雾,烟雾弥漫在苍茫大地之间。
石头中藏有美玉,
我感到惆怅,只能伤感自己的面容。

注释:

字词注释:

  • 猎猎:形容风声或草木的声音,这里指风吹草动的声音。
  • 寒芜:寒冷的杂草。
  • :承受、承接。
  • 放来:放火的意思。
  • :焚烧。
  • 苍莽:形容广阔、茫茫的样子。
  • 良玉:优质的玉石。
  • 惆怅:忧愁、伤感。
  • 伤颜:感到悲伤而改变了面容。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焚去到何山”,可以理解为对火焰去处的疑问,隐喻人生的无常和归属的迷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道生,号长风,唐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可能借助火焰的形象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我归属感的迷茫。

诗歌鉴赏:

《观烧》通过描写火焰与烟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与自然力量的深刻领悟。开头的“猎猎寒芜引”,生动描绘了寒风中草木的抖动,暗示了自然界的无情与变化。接下来的“放来应有主,焚去到何山”,则引发了对生命归属的思考,仿佛在质疑生命的意义与去处。火焰的形象在此不仅是燃烧的具象,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追求与挣扎。

“焰入空濛里,烟飞苍莽间”,火焰升腾之际,烟雾弥漫,仿佛象征着希望与迷雾交织的境地,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情感。最后一句“石中有良玉,惆怅但伤颜”,则更进一步,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感慨,虽知内心中有珍贵之物,但因世事无常而感到无奈。整首诗用火焰、烟雾与美玉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复杂而又深邃的情感世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猎猎寒芜引:描绘了寒风中草木的摇曳,暗示环境的寒冷与孤寂。
  2. 承风势不还:承接风势,草木随风而动,象征着事物的无常与变幻。
  3. 放来应有主:火焰是有主人的,暗示着生命的追求与责任。
  4. 焚去到何山:对火焰去处的疑惑,隐喻人生的迷茫与归属感的缺失。
  5. 焰入空濛里:火焰升腾,进入空中,象征着向往与追求。
  6. 烟飞苍莽间:烟雾弥漫,描绘出广阔的自然环境,传达出一种迷失感。
  7. 石中有良玉:象征内心的珍贵,但却被外界所掩盖。
  8. 惆怅但伤颜:表达内心的惆怅与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火焰与生命的比喻,象征着希望与追求。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焚去到何山”与“烟飞苍莽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归属感的迷茫,反映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力,同时也体现了对内心珍贵事物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寒芜:象征孤寂与无情的自然。
  2. 火焰:象征追求、希望与内心的挣扎。
  3. 烟雾:象征迷茫与无奈。
  4. 良玉:象征内心的珍贵与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猎猎寒芜引”中的“猎猎”主要形容什么?

    • A. 风声
    • B. 火焰
    • C. 草木
    • D. 雪花
  2. “焚去到何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希望
    • B. 迷茫
    • C. 快乐
    • D. 怨恨
  3. “石中有良玉”中的“良玉”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内心的珍贵
    • C. 友情
    • D. 爱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齐己《观烧》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齐己更侧重于人生的无常与迷茫,而王维则更强调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