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居
作者: 倪应征 〔明代〕
半亩茅茨千卷书,
数竿修竹荫阶除。
月将素影供清夜,
鸟送新阴伴索居。
艺药治畦花罥草,
臣觅句蝶翻裾。
悠闲闲到无聊处,
漫学相如赋子虚。
白话文翻译:
在半亩的茅草屋旁,我有千卷书籍;
几竿修竹在阶前投下阴影。
明月将清冷的影子洒在夜里,
鸟儿在新生的阴影中陪伴我独处。
我在田畦中种植药草,
偶尔寻觅诗句,像蝴蝶般翻飞我的衣裳。
悠闲得几乎无聊,
于是漫无目的地学习相如的《子虚赋》。
注释:
字词注释:
- 茅茨: 指用茅草搭成的房屋。
- 千卷书: 形容书籍众多。
- 修竹: 形容竹子高而直。
- 素影: 指明月的清影。
- 新阴: 新生的阴影,指初夏时节。
- 艺药: 指种植药草。
- 臣觅句: 形容诗人寻求诗句。
- 相如: 指司马相如,著名的汉代辞赋家。
典故解析:
- 相如赋: 指的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以其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想象著称,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应征(1496年-1553年),字天锡,号静庐,明代著名诗人。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幽居》创作于倪应征隐居生活期间,诗人选择远离喧嚣,过着简朴的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幽居》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半亩茅茨千卷书”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简朴却充满书香气息,展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与热爱。接着“数竿修竹荫阶除”更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竹子高耸,给人以清凉的感觉,暗示着诗人心境的清新与宁静。
在夜晚,月光洒下,鸟儿在旁,诗人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美。自然的陪伴让他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接下来的“艺药治畦花罥草”,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关注,种植药草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方式。
最后两句“悠闲闲到无聊处,漫学相如赋子虚”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思熟虑与对文化的追求。他在悠闲中感到了一丝无聊,便开始学习古人的作品,显示出他对诗词的执着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宁静与闲适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亩茅茨千卷书: 诗人描述自己的居所,虽小却有丰富的书籍,体现了文化氛围。
- 数竿修竹荫阶除: 修竹为环境增添了生机,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月将素影供清夜: 月光照耀,清夜显得格外宁静,月影成为诗人夜晚的陪伴。
- 鸟送新阴伴索居: 鸟鸣声响配合新生的阴影,表现了诗人孤独却不寂寞的情感。
- 艺药治畦花罥草: 诗人从事劳动,种植药草,显示了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臣觅句蝶翻裾: 寻找诗句,像蝴蝶一样轻盈,体现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 悠闲闲到无聊处: 生活的闲适让人感到无聊,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 漫学相如赋子虚: 最后提到学习古代诗人相如的作品,表明对文学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蝶翻裾”比喻寻求诗句的轻盈与优雅。
- 对仗: 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的形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文化的追求,主题围绕着闲适、孤独与思考,展现出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茨: 象征简朴生活。
- 修竹: 代表清高与生机。
- 月与鸟: 象征孤独中的陪伴与自然的和谐。
- 药草: 代表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的智慧。
- 相如赋: 体现对古典文学的尊重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幽居》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倪应征
- C. 李白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司马相如
- B. 陶渊明
- C. 王维
- D. 李清照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爱情
- B. 隐居与自然
- C. 战争
- D. 历史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与《幽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强调与自然的合一,倪应征则展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和文化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倪应征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