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

时间: 2025-01-06 13:09:56

旧学樊迟稼,新通泛胜书。

不成筹国论,且复爱吾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春
陆游 〔宋代〕
旧学樊迟稼,新通泛胜书。不成筹国论,且复爱吾庐。

白话文翻译:

在早春时节,我学习古代樊迟的农耕,最近又读到了新的书籍,但我并不想讨论国家大事,只想享受我自己的小家园。

注释:

  • 旧学: 指古代的学问或知识。
  • 樊迟: 樊迟是汉代著名的农学家,代表着传统的农业知识。
  • 泛胜书: 指新近流行的书籍,可能是指一些新兴的学术或文学作品。
  • 筹国论: 指讨论国家治理和政策的理论。
  • 吾庐: 我的家,表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早春时节,正值农耕之际,诗人借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对国家大事的淡泊,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园的珍惜。

诗歌鉴赏:

《早春》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怀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矛盾的诗作。在这首诗中,陆游通过对古代农业知识的追求与对新书籍的阅读,表明了他对于传统与现代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冷漠和对家庭生活的珍视。诗中“且复爱吾庐”的句子尤为关键,它表达了陆游对家园安宁、平淡生活的向往,显现出一种宁静的哲学思考。

透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诗人内心的宁静。陆游虽然身处动荡的历史时期,但他选择了回归自然和家庭,表现出一种对平凡生活的热爱。诗中使用了简练而生动的语言,不仅使人感受到早春的气息,更让人反思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如何找到内心的安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学樊迟稼: 诗人提到樊迟,借用其名来表示对古代农耕知识的向往,暗示他对传统价值的认同。
  • 新通泛胜书: 新书的学习让诗人对现代知识产生了兴趣,但并未真正融入国家大事的讨论。
  • 不成筹国论: 诗人明言不愿参与国家事务的讨论,显示出对政治的无奈与失望。
  • 且复爱吾庐: 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强调了个人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旧学”与“新通”形成对比,强调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 比喻: 用樊迟的农耕作为传统知识的象征,表现了诗人的怀旧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传统农业知识的尊重与对现代书籍的接受,同时也流露出对复杂社会的逃避和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展现了陆游内心的挣扎与选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樊迟: 象征传统农业知识,体现对古代文化的尊重。
  • 胜书: 代表新兴的文化思潮,暗示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 吾庐: 代表家庭与个人空间,是诗人内心安宁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樊迟”指的是: A. 一位政治家
    B. 一位农学家
    C. 一位诗人

  2.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 A. 对国家事务的关注
    B. 对个人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3. “且复爱吾庐”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我不想讨论国家大事
    B. 我爱我的家
    C. 我希望回归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陆游的《早春》更为个人化,前者关注国家大事与民生疾苦,而后者则表现出对家庭与生活的珍视。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但情感基调却各自不同,前者沉重,后者轻松。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