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陇上独望
作者: 马戴 〔唐代〕
斜日挂边树,萧萧独望间。
阴云藏汉垒,飞火照胡山。
陇首行人绝,河源夕鸟还。
谁为立勋者,可惜宝刀闲。
白话文翻译
在斜阳下,树影摇曳,我独自望着远方。
阴云笼罩着汉朝的营垒,飞火映照着胡人的山头。
陇头的行人已经绝迹,河边的归鸟在夕阳中飞回。
谁来为立下功勋呢?可惜宝刀却闲置无用。
注释
- 斜日:指夕阳西下的太阳。
- 边树:边际的树,指地平线附近的树木。
-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声,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感觉。
- 汉垒:指汉朝的城垒。
- 飞火:可能指战火或焰火,形象地描绘战争的景象。
- 胡山: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山,暗示敌人。
- 陇首:指陇山的山顶。
- 行人绝:行人已经消失或难以见到。
- 河源:河流的源头。
- 夕鸟:指傍晚归巢的鸟。
- 立勋者:指立下功勋的人。
- 宝刀闲:指有能为却无所用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戴,字孟阳,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清新,常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情景,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豪情。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边塞战争期间创作,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英雄豪杰未能施展抱负的惋惜之情。
诗歌鉴赏
《陇上独望》是一首写边塞风光及士兵心境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战场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凄凉的情感。开头两句,诗人描绘出斜阳下的树木,伴随着萧萧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这种孤独感与后面提到的战争形成鲜明对比,阴云密布的汉垒与飞火照耀的胡山相互映衬,显示出战斗的激烈与紧迫。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陇首与河源,行人和归鸟的意象相对应,表现出人去楼空的孤寂,暗示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离散。最后两句质疑“谁为立勋者”,表达了对英雄未能施展才华的惋惜,尤其是“宝刀闲”的提法,既有对英勇无用的无奈,也反映出对历史英雄的思考,令人感叹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斜日挂边树:描绘傍晚时分,太阳斜挂在边际,树影摇曳,营造出宁静的环境。
- 萧萧独望间:萧萧声传来,诗人独自凝视远方,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 阴云藏汉垒:阴云笼罩汉朝的防线,暗示战争的威胁。
- 飞火照胡山:战火照亮敌人的山头,表现出战争的激烈。
- 陇首行人绝:陇上行人已无,反映出战争带来的孤寂。
- 河源夕鸟还:河源的鸟儿在夕阳中归来,象征着归属与希望。
- 谁为立勋者:质疑谁来为立下功勋,暗示英雄的缺失。
- 可惜宝刀闲:表示有才能却未能施展,感慨英雄的无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阴云藏汉垒,飞火照胡山”,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夕鸟归巢,赋予鸟儿情感。
- 象征:宝刀象征着才能与抱负。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战争带来的孤独与对英雄的渴望,表现出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汉垒:象征历史的沉重与战争的残酷。
- 飞火:象征战争的激烈与毁灭。
- 夕鸟:象征归属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斜日”指什么时刻?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深夜
-
诗人对“宝刀”的态度是什么?
- A. 崇敬
- B. 无奈
- C. 赞美
- D. 忽视
-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悲伤
- C. 愤怒
- D. 自豪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对战争的豪情壮志,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而马戴的《陇上独望》则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无奈,反映出士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