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裴氏溪居怀厉玄先辈
唐代:马戴
树下孤石坐,草间微有霜。
同人不同北,云鸟自南翔。
迢递夜山色,清泠泉月光。
西风耿离抱,江海遥相望。
白话文翻译:
在树下我独坐于一块孤零零的石头上,草地上微微泛起霜白。
我与同伴身处不同的北方,而云雀和飞鸟却从南方飞来。
远处的夜山色彩迥异,清澈的泉水在月光下闪烁。
西风凄凉地缠绕着我,江海在遥远的地方相望。
注释:
字词注释:
- 孤石:指独自的石头,象征孤独和宁静。
- 微有霜:草地上稍微有了霜,表示时节的变化。
- 同人不同北:同伴们身处不同的地方,暗示各自的境遇。
- 迢递:距离遥远,形容山色的遥远与神秘。
- 清泠:清澈而凉爽,形容泉水的状态。
- 耿离抱:形容西风的凄凉与孤独。
典故解析:
- 此诗虽无特定的典故,但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戴,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季道,号竹溪。在诗歌创作上,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隐居于裴氏溪居的时光,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外界的思考。
诗歌鉴赏:
《宿裴氏溪居怀厉玄先辈》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树下孤石坐”,便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树木和石头象征着自然的静谧与永恒,而诗人独坐其下,显得更加孤寂。接着“草间微有霜”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时节的变化与清晨的寒意,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秋冬时节的萧瑟。
“同人不同北,云鸟自南翔”通过对比,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情感的疏离,诗人虽与友同在,却因地理的不同而感到隔阂。这里的“云鸟”象征着自由,飞翔的鸟儿自南而来,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反衬出诗人的孤独。
后两句“迢递夜山色,清泠泉月光”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清澈的泉水在月光下闪烁,似乎让人忘却了烦恼与孤独。然而,最后一句“西风耿离抱,江海遥相望”却又将孤独感再度加深,西风的凄凉与江海的遥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思念。
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树下孤石坐:表现诗人独自坐于石头上,暗示孤独。
- 草间微有霜:通过霜的描写,营造出清冷的意境。
- 同人不同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孤独感。
- 云鸟自南翔:象征着友人的到来与希望。
- 迢递夜山色:描绘夜晚山色的遥远和神秘。
- 清泠泉月光:自然之美,表现诗人对宁静的向往。
- 西风耿离抱:西风的孤独与哀伤之感。
- 江海遥相望:遥远的江海,象征着不可触及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海遥相望”,以海江之遥比喻思念之深。
- 对仗:如“同人不同北,云鸟自南翔”,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意。
- 拟人:西风“耿离抱”,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孤独的环境与美丽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以及对友谊的思念与对自然的赞美,寄托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石:象征孤独和宁静。
- 霜:象征时节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 云鸟:象征自由与希望。
- 夜山色:象征遥远与神秘。
- 泉水:象征清澈与宁静,反映内心的渴望。
- 西风:象征孤独与离别。
- 江海:象征广阔与遥远,代表对友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坐在什么地方?
A. 河边
B. 树下孤石
C. 草地上 -
诗中提到的天气特征是什么?
A. 暖和
B. 有霜
C. 有雨 -
“同人不同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亲密
B. 疏离
C. 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孟浩然的《春晓》: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
诗词对比:
- 马戴与王维的诗作都注重自然,但马戴更倾向于表现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宁静与和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马戴的作品对比,前者表现送别之情,后者则是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经与唐诗》
通过对《宿裴氏溪居怀厉玄先辈》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自然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