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师作天台去,长亭复短亭。
焚香参祖塔,振锡动山灵。
石罅移菖歜,松根斸茯苓。
何时白云下,相与话青青。
白话文翻译:
老师去游天台山,长长的亭子和短短的亭子相继而立。
焚香祭拜祖塔,振动锡杖唤醒山中的灵气。
在石缝中挪动菖蒲,在松根下采摘茯苓。
何时能在白云之下,共同聊聊那青青的岁月呢?
注释:
- 师:指老师,文人或宗教领袖。
- 天台: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 长亭复短亭:指路上的亭子,形容旅途中的景致。
- 焚香:点燃香火,表示祭祀或祈愿。
- 参祖塔:参拜祖先的塔,表示尊敬与怀念。
- 振锡:摇动锡杖,象征着佛教徒的身份。
- 山灵:山中的神灵。
- 石罅:石缝。
- 菖歜:采摘菖蒲。
- 茯苓:一种药用蘑菇,生长于松根下。
- 青青:形容年轻或青春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和佛教题材的诗作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送中上人游天台》创作于诗人送别一位高僧的场合,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山水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以轻快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句中的“师作天台去”直接引入了主题,传达出一种对高僧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的“长亭复短亭”,生动地描绘出送别的环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焚香和振锡的描写,透出诗人与高僧之间的宗教情感和对灵性的渴望。
诗中“石罅移菖歜,松根斸茯苓”则转向了自然的细节,表现了诗人对山中草木的观察与热爱,恰似在为高僧的旅途祈福。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丰富了诗的意境,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最后一句“何时白云下,相与话青青”,抒发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渴望,令人感慨。整首诗调子清新、恬淡,表现出一种淡雅的生活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师作天台去:老师前往天台山,表明即将分别的情景。
- 长亭复短亭:描绘送别时的景象,长亭与短亭交替出现,渲染出送别的细腻情感。
- 焚香参祖塔:焚香祭拜,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和对老师的祝福。
- 振锡动山灵:用锡杖震动山中灵气,表现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宗教氛围。
- 石罅移菖歜:在石缝中采摘菖蒲,象征着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细致关怀。
- 松根斸茯苓:在松根下采摘茯苓,隐含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 何时白云下,相与话青青: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和对青春岁月的缅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长亭复短亭”,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焚香”“菖蒲”“茯苓”等意象展现自然与宗教的结合。
- 拟人:如“动山灵”,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性,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对自然的热爱,流露出对未来重聚的期望和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雅、清新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台:象征高远清净的境界,代表着追求和向往。
- 香火:表示对先人的敬仰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菖蒲与茯苓:象征自然的美好,寓意着健康与长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师”指的是? A. 朋友
B. 老师
C. 学生
D. 诗人 -
诗中提到的“天台”是指? A. 一座山
B. 一座寺庙
C. 一条河
D. 一片森林 -
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离别的痛苦
B. 对老师的尊敬
C. 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与陈允平的《送中上人游天台》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观,而陈允平则注重细腻的送别情感与宗教氛围。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