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司马至》
时间: 2025-01-04 10:32:35意思解释
柳司马至
原文展示:
有使归三峡,相过问两京。
函关犹出将,渭水更屯兵。
设备邯郸道,和亲逻些城。
幽燕唯鸟去,商洛少人行。
衰谢身何补,萧条病转婴。
霜天到宫阙,恋主寸心明。
白话文翻译:
有使者从三峡归来,互相问候两京的消息。
函关依然有将领出征,渭水上更有军队集结。
准备好邯郸的道路,和亲的城池也在警戒。
幽燕之地只剩下鸟儿飞去,商洛地区行人稀少。
我衰老的身体有什么补救,萧条的日子让我病重。
霜寒的天空来到了宫阙,我心中对主人的思恋依然清晰。
注释:
- 使: 使者,指负责传递信息的人。
- 三峡: 指长江的三峡,古时多指向西南的地区。
- 两京: 指长安和洛阳,古代的政治中心。
- 函关: 古代的一个重要关隘,此处指军事防御。
- 渭水: 陕西的河流,此处指军事集结地。
- 设备: 准备、安置。
- 邯郸道: 指通往邯郸的道路,邯郸是古代一个重要城市。
- 和亲: 指通过联姻来维持和平关系。
- 幽燕: 指幽州和燕地,今北京一带。
- 商洛: 指商山和洛水一带,今陕西一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风格见长,关注社会民生,反映了动乱时代的苦难与无奈。
创作背景:
《柳司马至》写于杜甫流亡生涯中,正值安史之乱后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中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忧虑与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情感,展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开头两句通过使者的归来,传达出对两京近况的关心,暗示着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函关和渭水的军事局势,反映出战争仍在继续,国家的安危未能解决。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个人,表现出诗人对衰老和病痛的感慨,传达出身心俱疲的无奈感。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在霜寒的天际中感受到对主人的思念,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尽管身处困境,心中依然怀有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使归三峡,相过问两京: 使者从三峡回归,传递着对长安、洛阳的问候,显示出对国家的关心。
- 函关犹出将,渭水更屯兵: 函关依然有将领出征,渭水上更加集结兵力,暗示战事未平。
- 设备邯郸道,和亲逻些城: 准备好通往邯郸的道路,和亲的城池也在戒备中,显示出国家的紧张局势。
- 幽燕唯鸟去,商洛少人行: 幽燕之地只剩下鸟儿飞去,商洛地区行人稀少,表现出战争带来的萧条与寂静。
- 衰谢身何补,萧条病转婴: 身体的衰老与病痛无以补救,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现状的无奈。
- 霜天到宫阙,恋主寸心明: 在寒霜之际来到宫阙,心中对主人的思念依然明亮,彰显出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
修辞手法:
- 对仗: “有使归三峡,相过问两京”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 “霜天到宫阙”将寒冷的天气比作来临的困境,增强了情感的沉重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展现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尽管身处逆境,内心依然清晰明亮。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使者: 传递信息,象征着希望与联系。
- 山水: 三峡与渭水象征着地理的变化与战乱的影响。
- 鸟: 象征自由与离去,反映出人间的寂寞与萧条。
- 霜天: 代表冷酷的环境,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与生活的困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有使归三峡”中的“使”指代什么?
- A. 使者
- B. 使唤
- C. 使用
- D. 使得
-
诗中提到的“幽燕”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南方
- B. 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国忧民
- C. 愤怒
- D. 轻松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另一首描写国破家亡的诗,情感同样沉痛。
- 《夜泊牛津》:表现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的作品对比:杜甫偏向写实,关注社会民生;李白则多描写个人理想与豪情,展现不同的诗歌风格。
以上是对《柳司马至》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