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常徵君》
时间: 2025-01-19 20:51: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常徵君
杜甫 〔唐代〕
白水青山空复春,
徵君晚节傍风尘。
楚妃堂上色殊众,
海鹤阶前鸣向人。
万事纠纷犹绝粒,
一官羁绊实藏身。
开州入夏知凉冷,
不似云安毒热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常徵君的思念和对当下社会的感慨。白水和青山映衬着春天的空寂,徵君在尘世中度过晚年。楚国的妃子在堂上颜色各异,海鹤在阶前鸣叫,仿佛在向人们诉说。万事纷乱,犹如绝粒般无能为力,而我被官职羁绊,难以展现自我。开州的夏天虽知凉爽,但却不似云安那样的毒热新鲜。
注释
- 白水:指清澈的水,象征宁静、空灵的环境。
- 青山:指青翠的山,代表自然景色的美好。
- 徵君:常徵君是杜甫的朋友,诗中提到其晚年境遇。
- 楚妃:指古代楚国的妃子,象征繁华与美丽。
- 海鹤:一种水鸟,鸣叫声清脆,常用于比喻自由与闲适。
- 万事纠纷:形容社会纷乱,事情复杂。
- 开州:指地名,诗人描绘了其凉爽的夏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作品数量庞大,涵盖了政治、生活、战争和社会等多个方面,以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而著称。
创作背景
《寄常徵君》作于杜甫晚年,在动乱和困苦中,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心成为诗中重要的情感表达。此时,杜甫身处社会动荡之中,内心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诗歌鉴赏
杜甫在《寄常徵君》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当下困境的深刻反思。开篇“白水青山空复春”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引入,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宁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向往。接下来的“徵君晚节傍风尘”则把焦点转向友人,表明在尘世的纷扰中,徵君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无奈与挣扎。
楚妃的美丽与海鹤的鸣叫形成对比,前者象征着繁华和浮华,后者则代表自由和真实。杜甫通过这两种意象,揭示了人们在社会中面临的选择与困境。接下来的“万事纠纷犹绝粒”,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诗人内心的无力感。
“开州入夏知凉冷”不仅描写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反思。他感受到的凉意与云安的“毒热”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杜甫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水青山空复春:自然美景令人神清气爽,春天的到来却显得空灵。
- 徵君晚节傍风尘:友人徵君在社会的纷扰中度过晚年,感叹其艰辛。
- 楚妃堂上色殊众:楚国的妃子们各有风姿,象征人间繁华的不同面貌。
- 海鹤阶前鸣向人:海鹤在阶前鸣叫,寓意自由与自然的呼唤。
- 万事纠纷犹绝粒:社会纷争不断,个人则感到无力应对。
- 一官羁绊实藏身:身处官职的束缚,使人难以展现自我。
- 开州入夏知凉冷:开州的夏季虽凉爽,但仍有一丝冷意。
- 不似云安毒热新:与云安的毒热相比,开州的凉爽显得更为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事纠纷犹绝粒”,将复杂的社会问题比作绝粒,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意象:如“白水青山”、“楚妃”、“海鹤”等,构建了丰富的自然与社会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杜甫对友人的关怀,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水:象征宁静与纯洁。
- 青山:代表自然的美丽与恒久。
- 楚妃:象征繁华与浮华的生活。
- 海鹤:象征自由与闲适的生活。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表面景象,也承载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徵君”是指谁?
- A. 杜甫的朋友
- B. 一位历史人物
- C. 诗人的妻子
-
诗中“白水青山”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宁静
- C. 纷扰
-
“万事纠纷犹绝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无力感
- B. 希望
- C. 开心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表达思念之情,情感深沉。
- 《春望》(杜甫):在动乱中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情感更为温柔与细腻。
- 《登高》(杜甫):在忧国忧民的背景下,表现出更为激昂的情感。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杜甫的诗歌常常关注社会现实,情感深刻,而李白的诗歌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自然景色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