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弟二首(时归在南陆浑庄)》
时间: 2025-01-19 20:05:12意思解释
忆弟二首(时归在南陆浑庄)
作者:杜甫 〔唐代〕
原文展示:
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
人稀吾不到,兵在见何由。
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
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
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
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白话文翻译:
听闻乱世中我的弟弟受苦,饥寒交迫在济州附近。
人烟稀少我无法到达,战事频繁又怎么能见面呢?
回想当年狂奔逃走,没时间去忧虑病痛。
如今心中千般恨意,只能与江水一起东流。
幸好河南的战事已经平定,不再关心邺城的围困。
如今经历百战的有谁呢?我已三年盼望你的归来。
故乡的花儿自行盛开,春天的鸟儿依旧在飞。
人烟早已断绝,东西之间的消息也愈发稀少。
注释:
- 丧乱:指社会动乱,战乱。
- 济州:地名,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 兵在见何由:战争在,何时才能见面呢?
- 千种恨:指心中无尽的痛苦和怨恨。
- 河南:地名,历史上著名的战场之一。
- 邺城:地名,曾遭围困的地方。
- 故园:故乡。
- 断绝人烟久:指与外界的联系断绝已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在乱世中失散了家人,尤其是他的弟弟,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忧虑与思念。诗中表现了对家庭、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战乱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杜甫的《忆弟二首》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情感与对家族的牵挂。全诗充满了对战乱的叹息与对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动人。开篇便描绘了社会动乱的背景,诗人通过“丧乱闻吾弟”的直白表达,传达出对弟弟遭受苦难的深切关怀。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种种,展现出一种无奈与绝望,特别是“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一句,体现了他在动乱中不得不逃避现实的无奈。
后半部分,诗人虽然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一线希望,尤其是“且喜河南定”,暗示着战乱的缓解,但同时又提到“百战今谁在”,反映出他对往昔战斗的沉重思考。最后的“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则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形成一种对比,既表达了生命的延续,也突显了人间亲情的淡薄与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丧乱闻吾弟:以“丧乱”开头,直接点出社会动荡的背景,唤起读者的共鸣。
- 饥寒傍济州:描绘弟弟在困境中的生活状况,突显生活的艰辛。
- 人稀吾不到:感叹人烟稀少,表明诗人无法亲自探望的无奈。
- 兵在见何由:通过设问方式,增强了对战争影响的感慨。
- 忆昨狂催走:对过去逃避的追忆,表达内心的痛苦。
- 即今千种恨:多种怨恨交织,形成情感高潮。
- 惟共水东流:水流象征着流逝的时间,恨意随水而去。
- 且喜河南定:虽有忧虑,但对局势好转仍抱有希望。
- 不问邺城围:不再关注某地的围困,表明内心的释然。
- 百战今谁在:感慨战乱中的生死无常。
- 三年望汝归:时间的流逝与对亲人的思念。
- 故园花自发:自然界的生机与人事的无常形成对比。
- 春日鸟还飞:春天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 断绝人烟久:强调信息的稀缺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水东流”比喻时间的流逝与无法挽回的遗憾。
- 对仗:如“东西消息稀”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设问:通过疑问句增强情感的深度与思考的层次。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战乱时代对亲情的思念与无奈,展现了杜甫对人世间苦难的深切关怀和对家人的牵挂,主题明确而动人。
意象分析:
- 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无奈。
- 故园:代表着温暖的家庭与美好的回忆。
- 鸟:象征自由与生命力,但在此又隐含着对亲情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济州”是指: A. 一种食物
B. 地名
C. 一种动物
D. 一种饮料 -
“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中“水”象征着: A. 时间的流逝
B. 战争的残酷
C. 亲情的温暖
D. 生命的短暂 -
诗中提到的“河南定”是指: A. 战争的结束
B. 乡土的安宁
C. 家人的归来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由杜甫创作,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月夜忆舍弟》:王维的作品,描写了兄弟间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李白《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杜甫更多地关注社会动乱下的人生苦痛,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诗集》
- 《唐代文学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