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起见庭莲,风荷已飒然。
开时闻馥郁,枕上正缠绵。
本在沧江阔,移来碧沼圆。
却思香社里,叶叶漏声连。
白话文翻译:
我生病时看到庭院里的莲花,微风吹过,荷叶轻轻摇曳。
花开时散发出芳香,我在床上正沉浸在迷人的梦境中。
本来生长在宽广的沧江,移植到这圆润的碧水中。
不禁想起那香社里的情景,莲叶轻轻摇动,似乎传来了细微的声音。
注释:
- 病起:生病后起床。
- 庭莲:庭院里的莲花。
- 馥郁:香气浓郁。
- 缠绵:指情感深厚,或指梦境中的美好情景。
- 沧江:指宽阔的江河,象征莲花的原生地。
- 碧沼:指清澈的池塘。
- 香社:指香气浓郁的地方,可能是聚会或社交场所。
- 漏声:指水滴声,形容环境的幽静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779年-约868年),字子华,唐代诗人,号称“齐丘子”,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齐己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风格清丽而富有情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怀与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诗人身处在一个文人雅士追求生活品质的时代,诗中通过描写庭院的莲花,表达了诗人因病而产生的思索与感慨,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病起见庭莲”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在生病时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细腻情感。首句“病起见庭莲”直接引入了作者的病痛与所看到的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在身体不适之时,心灵依然渴望美好的情感。接着“风荷已飒然”,用“飒然”一词生动描绘了微风拂动荷叶的情景,给人以清新之感。
“开时闻馥郁”,在生病的状态下,作者又通过香气的描述,唤起记忆中的美好,仿佛是在追忆健康时的快乐与宁静。“枕上正缠绵”,既是对梦境的描写,也是对病痛状态下心灵渴望宁静和美好的反映。
后两句“本在沧江阔,移来碧沼圆”则展示了莲花的生长环境与移植后的美丽,隐喻着生命的历程与变化。“却思香社里,叶叶漏声连”,最后一句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往昔,回忆那片刻的宁静与和谐,水滴声与荷叶轻摇的意象,使整个诗作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病起见庭莲:在生病中起床,看到庭院里的莲花,带有一种无奈与希望的对比。
- 风荷已飒然:微风轻拂,荷叶轻轻摇摆,描绘了一幅自然的和谐美景。
- 开时闻馥郁:花开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唤起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 枕上正缠绵:在床上感受到梦境的缠绵,反映了内心的柔情与思绪。
- 本在沧江阔:莲花原本生长于宽广的沧江,象征着生命的根源与自由。
- 移来碧沼圆:被移植到圆润的池塘,展现了生命的变迁与适应。
- 却思香社里:回忆起香社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思念。
- 叶叶漏声连:荷叶的摇动似乎在传递细微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花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表现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拟人:荷叶在微风中摇摆,似乎在传递情感,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莲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生命无常的思索,展现了在病痛之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莲: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代表着自然的清新。
- 风荷:表现了自然的生动与灵动,传递出一种和谐的气息。
- 馥郁: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唤起内心的情感共鸣。
- 香社: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温情,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病起”指的是什么状态? A. 健康 B. 生病 C. 疲惫 D. 静止
答案:B -
“风荷已飒然”中的“飒然”是什么意思? A. 轻声 B. 微风 C. 清脆 D. 宁静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香社”是什么? A. 餐厅 B. 景点 C. 交往的地方 D. 书院
答案:C -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忧伤与思念 D. 无奈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病起见庭莲》: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乡愁,后者则关注自然与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齐己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