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才把文章干圣主,便承恩泽换禅衣。
应嫌六祖传空衲,只向曹溪求息机。
白话文翻译:
我刚刚以文章的才华获得了圣主的器重,便承蒙恩泽换上了禅宗的衣服。
或许是因为我厌烦了六祖所传授的空洞教义,才向曹溪寻求安息之道。
注释:
- 文章:指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文。
- 圣主:指的是当时的统治者或皇帝。
- 恩泽:恩惠和恩宠。
- 禅衣:指僧人所穿的衣服,象征佛教修行。
- 六祖:指禅宗六祖慧能,他的教义强调顿悟。
- 空衲:空洞的教义或教条,意指没有实质的内容。
- 曹溪:指曹溪山,是禅宗的重要发源地,象征真实的修行和顿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9年,世称“齐己”。他的诗风清新,语言简练,擅长表达禅宗思想,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中期,正值佛教与儒道思想相互交融的时代。诗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禅宗的理解,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教义的思考与探索,渴望在繁华与虚无之间寻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文章”与“禅衣”的对比,生动地表达了齐己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和对禅宗的向往。开头两句提到“才把文章干圣主”,彰显了诗人因才华受到重用的荣光,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承恩泽换禅衣”,则暗示了他对这种功名利禄的反思与不满。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也揭示了他对物质世界的厌倦。
接下来的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六祖教义的批判,认为其“空衲”无实质,反映出他对宗教教义的思考。最后提及“曹溪”,表达了他向往真实修行,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这种对传统教义的反思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在简练的文字中蕴含深邃的哲理,展现出唐代诗人对人生、宗教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才把文章干圣主:表达了诗人因才华受到皇帝重用,获得了荣耀。
- 便承恩泽换禅衣:虽获恩宠,但心中渴望换上禅衣,象征对世俗荣耀的厌倦。
- 应嫌六祖传空衲:诗人嫌弃六祖教义的空洞,表达对形式主义的反感。
- 只向曹溪求息机:向往真正的内心宁静,寻求真实的自我和修行。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文章”和“禅衣”的对比,展现诗人内心的矛盾。
- 象征:禅衣象征着修行与内心的追求;六祖与曹溪则分别代表传统教义与真实的修行。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反思与对真实自我追求的渴望,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禅宗思想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章:象征文人仕途与名声。
- 禅衣:象征修行与内心的平静。
- 六祖:象征形式化的教义。
- 曹溪:象征真实的修行与顿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获得了圣主的器重?
A. 武功
B. 文章才华
C. 财富
D. 外貌 -
诗人在文中提到的“六祖”是谁?
A. 一位皇帝
B. 一位诗人
C. 一位禅宗大师
D. 一位文人 -
诗中提到的“曹溪”象征什么?
A. 名利
B. 真实的修行
C. 权力
D. 财富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齐己的《答文胜大师清柱书》与王维的《终南山》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但齐己更注重对禅宗思想的探讨,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美与人生哲学的结合。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齐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