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清溪道者》

时间: 2025-01-08 21:50:15

万重千叠红霞嶂,夜烛朝香白石龛。

常寄溪窗凭危槛,看经影落古龙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重千叠红霞嶂,夜烛朝香白石龛。常寄溪窗凭危槛,看经影落古龙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景色:层层叠叠的红霞山峰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绚丽,夜晚的烛光照耀着香气四溢的白石龛。诗人常常在溪流的窗边,倚靠着高高的栏杆,看着经文的影子映在古老的龙潭水面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重千叠:形容山峦重重叠叠,极为壮观。
  • 红霞嶂:红色的云霞和山峰。
  • 夜烛:夜晚点燃的蜡烛。
  • 朝香:早晨的香气。
  • 白石龛:用白色石头做的佛龛。
  • 常寄:常常寄托。
  • 溪窗:溪水边的窗户。
  • 危槛:高高的栏杆。
  • 经影:经文的影子。
  • 古龙潭:古老的龙潭,指深潭。

典故解析:

  • 龙潭: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龙潭常被视为神秘而深邃的地方。与道教和佛教有一定的联系。
  • 白石龛:佛教文化中常见的佛龛,象征着信仰和静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唐代高僧,诗人,生于公元704年,卒于公元770年。他以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独特的诗风而闻名,诗歌多描写山水、禅宗和人生态度,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精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歌繁荣时期。齐己所处的时代,佛教盛行,文人雅士多与自然、佛理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寄清溪道者》是一首描写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内心的安宁。开篇“万重千叠红霞嶂”,描绘出层峦叠嶂的美丽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夜晚的烛光和清晨的香气交替出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美好。诗人在溪窗旁凭栏,表面上是在欣赏风景,实际上是在进行自我的反思与心灵的寄托。

“看经影落古龙潭”,更是将佛教的哲思引入其中,表现出诗人对佛理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这种将自然与精神结合的写法,使得全诗充满了禅意,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整体来看,齐己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信仰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重千叠红霞嶂:以“万重千叠”强调山的层次,描绘出霞光照耀下的壮丽景色。
  2. 夜烛朝香白石龛:夜晚的烛光与早晨的香气,传达出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宗教的清净。
  3. 常寄溪窗凭危槛:诗人常常寄情于溪边,表现出他对于自然与内心的寄托。
  4. 看经影落古龙潭:通过经文的影子映射在潭水中,隐喻着精神的沉淀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烛、朝香比作心灵的依托,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夜烛朝香”,展现了诗人精炼的语言风格。
  • 意象:山、水、烛光、经影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美与精神追求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宗教信仰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霞: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白石龛:代表着信仰与静谧。
  • 溪窗: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
  • 古龙潭:象征着深邃与内心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重千叠”形容的是? A. 水流
    B. 山峦
    C. 云彩
    D. 花朵

  2. 诗人在何处常寄情? A. 山顶
    B. 湖边
    C. 溪窗
    D. 寺庙

  3. “白石龛”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信仰
    C. 友谊
    D. 自然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相似的主题。
  • 李白《庐山谣》:虽然风格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齐己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