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住知何处,空将一剑行。
杀人虽取次,为事爱公平。
戟立嗔髭鬓,星流忿眼睛。
晓来湘市说,拂曙别辽城。
白话文翻译:
去向与停留,哪里才是归处?我只是带着一把剑在路上游荡。
虽然杀人不过是偶然,但我所做的事都希望能够公平。
手中长戟竖立,愤怒的神情掩不住白须与鬓发,
清晨在湘市闲谈,拂晓时分与辽城道别。
注释:
- 去住:去往与停留的地方。
- 空将一剑行:空空荡荡,只带着一把剑在路上行走。
- 杀人虽取次:杀人虽然是偶然的事情。
- 为事爱公平:我所做的事情希望能够公平。
- 戟:一种古代兵器。
- 嗔:生气、愤怒。
- 髭鬓:指胡须和鬓发。
- 星流:星星流动,这里形容眼神的愤怒。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引用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剑客”这一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常与侠义、正义和个人的自由精神相关联。诗中表现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武士道精神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慕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剑客的生活和情感,表现出对自由和公平的向往。唐代社会动荡,士人们常以剑客自居,追求义气与正义。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士人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思考加深,剑客的形象成为一种象征,代表着对理想和正义的追求。
诗歌鉴赏:
《剑客》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剑客形象。诗人在开头用“去住知何处”表达了剑客的漂泊无依,接着“空将一剑行”则暗示了他只有一把剑相伴,生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剑客的生活虽充满杀戮,但他却强调“杀人虽取次,为事爱公平”,这句展现了他内心深处对正义的渴求,杀戮并非出于私欲,而是为了维护某种公平。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剑客的外貌和神态,戟的竖立与“嗔髭鬓”的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动展现了他的愤怒和不屈。最后两句则通过“晓来湘市说,拂曙别辽城”描绘了清晨的场景,带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和对过往的怀念。整首诗在描写剑客生活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住知何处:表达了对归属感的困惑。
- 空将一剑行:强调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 杀人虽取次:说明剑客对杀戮的看法,非出于私欲。
- 为事爱公平:表明其追求正义的信念。
- 戟立嗔髭鬓:通过外貌描绘体现内心的愤怒。
- 星流忿眼睛:眼神中流露出的愤怒与不满。
- 晓来湘市说:描绘了清晨的场景与闲聊。
- 拂曙别辽城:道别辽城,带有离愁别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剑比作自由与理想的象征。
- 拟人:赋予“星流”以情感,增加诗意。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剑客在追求正义与理想过程中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个体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侠义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象征着力量与自由,代表剑客的身份。
- 戟:古代武器,象征着战斗与不屈。
- 星流:象征着情感的流动,表达愤怒与不满。
- 湘市、辽城:具体的地点,增强了诗的现实感与生活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去住知何处”意指什么?
- A. 对生活的满意
- B. 对归属感的困惑
- C. 对剑术的追求
- 答案: B
-
“杀人虽取次”为何强调?
- A. 杀戮是常事
- B. 杀戮是偶然
- C. 杀戮是正义
- 答案: B
-
诗中哪一句表现了剑客对正义的追求?
- A. 去住知何处
- B. 杀人虽取次,为事爱公平
- C. 曉来湘市说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侠客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侠客行》同样描绘了侠客的形象,但更加豪放与奔放,展现了侠客的英勇与自由。相比之下,慕幽的《剑客》则更加内省,反映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