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韩献肃公挽词三首
作者: 黄庭坚
泪尽才难日,斯人遽陨倾。
冰枝忧木稼,食昴恨长庚。
名与具茨重,心如颍水清。
堂堂万夫表,直作闭佳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韩献肃公的深切哀悼。泪水流尽才意识到他已经离去,令人感到悲痛。冰冷的树枝上满是忧虑,心中对他的怀念如同对星星的仰望,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惋惜。公的名声与地位如同茨草一样重要,他的内心却如同清澈的涌水,坦荡无私。如此堂堂正正的君子,今天的死去犹如城门闭合,令人心痛。
注释:
- 泪尽:形容悲伤至极,泪水已流尽。
- 斯人:指代韩献肃公。
- 冰枝:比喻凋零的树木,象征悲伤和失落。
- 木稼:指农作物,暗指世事的忧虑。
- 昴:指昴星,象征美好的事物。
- 长庚:指金星,常与希望相连。
- 具茨:茨草,常用以比喻地位或名声。
- 颍水:指清澈的水,象征内心的纯洁。
- 闭佳城:比喻失去一个重要的人,如同城门关闭,无法再开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与苏轼、米芾并称为“宋四家”,其诗风清新、洒脱,常以山水、人生哲理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为挽词,写于韩献肃公去世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其深切的怀念与惋惜。韩献肃公在当时的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声望,黄庭坚以此诗表现了对友人的哀痛及对其美德的赞美。
诗歌鉴赏:
《韩献肃公挽词三首》是一首充满感情的哀悼诗,黄庭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泪尽才难日”直入主题,表达了诗人悲痛的深度。接着“冰枝忧木稼”,通过自然意象反映出世事的无常与人心的惆怅。诗中提到的“名与具茨重”,表达了对韩公名声和地位的认可,而“心如颍水清”则展现了友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个人的悲痛到对公正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亡者美德的赞美。最后一句“堂堂万夫表,直作闭佳城”更是将友人的崇高形象与死去的痛苦结合,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弥补的失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泪尽才难日:流尽眼泪才明白失去的痛苦。
- 斯人遽陨倾:此人突然逝去,心中感到无比悲痛。
- 冰枝忧木稼:冰冷的树枝象征着忧伤与无奈。
- 食昴恨长庚:对星星的仰望中充满了遗憾与惋惜。
- 名与具茨重:友人的名声与地位如同茨草般重要。
- 心如颍水清:内心如颍水般清澈,象征其高尚品德。
- 堂堂万夫表:友人气度非凡,堪为众人的楷模。
- 直作闭佳城:友人的去世如同城门关闭,让人无从再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冰枝”、“颍水”等意象比喻友人的逝去与内心的清澈。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星星和水的意象象征着希望与纯洁。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韩献肃公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强调了人世间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必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泪:象征悲伤与失去。
- 冰枝:象征孤独与凋零。
- 昴星、长庚:象征希望与遐想。
- 颍水:象征清澈与纯净。
- 佳城:象征美好的生存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泪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痛
- C. 愤怒
-
“冰枝”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凋零的生命
- C. 希望
-
诗中提到的“昴星”象征:
- A. 幸福
- B. 遗憾
- C. 战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挽歌》:同样是挽歌,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样涉及友谊与离别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的《韩献肃公挽词》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怀念,但黄庭坚更为私人化,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