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赵户部良弼官署西园同郑山人中伯醉赋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4:47:45

要识为农苦,官园半亩禾。

有才知计远,无事阅书多。

童子琴樽待,山人杖屡过。

长吟见幽意,独鸟下庭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要识为农苦,官园半亩禾。
有才知计远,无事阅书多。
童子琴樽待,山人杖屡过。
长吟见幽意,独鸟下庭柯。

白话文翻译

如果想了解农民的辛苦,就要知道官园里只有半亩的稻禾。
有才华的人才会知道远大的计划,而无所事事的人只会常常看书。
小孩在琴边等候,山人常常带着拐杖经过。
长吟吟唱感受到幽静的情趣,独自飞来的鸟儿栖息在庭院的树枝上。

注释

  • :了解、明白。
  • 为农苦:指农民的辛苦。
  • 官园:指官府的园子,这里特指种植的地方。
  • 半亩禾:半亩地的稻禾,表达土地的有限和农作的辛苦。
  • 有才知计远:有才华的人才能有长远的计划。
  • 无事阅书多:无所事事的人常常读书。
  • 童子琴樽:指小孩在等待琴和酒的伴随。
  • 山人:指隐士或山中人。
  • 长吟见幽意:长时间吟唱,感受到深处的情趣。
  • 独鸟下庭柯:孤鸟在庭院的树枝上栖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榛(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承嗣,号思斋,籍贯不详。谢榛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真情实感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时期,农民的生活困苦是普遍现象,诗人通过描写农业的艰辛以及隐士的生活,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隐士情怀。诗的第一句直接引入主题,明确了理解农民苦难的重要性,紧接着用“官园半亩禾”来对比农田的贫瘠,突显出农民的辛苦与社会的不公。第二句中,“有才知计远,无事阅书多”则揭示了才华与闲适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有志之士的赞美,同时也对无所事事的状态提出了批判。

接下来的两句“童子琴樽待,山人杖屡过”则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生活场景,儿童的天真与山人频频经过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隐士生活的理想。最后两句“长吟见幽意,独鸟下庭柯”则通过长吟与独鸟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深刻体验与内心的悠然自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繁华的淡泊。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要识为农苦:直接表明诗人的观点,提醒人们关注农民的艰辛。
  • 官园半亩禾:通过对比,表现出农田的稀缺和不易。
  • 有才知计远:强调了有才能的人应具备长远的眼光。
  • 无事阅书多:反映了无所事事的人常常沉浸于书本,却无法改变现实。
  • 童子琴樽待:描绘了天真无邪的小孩在等待乐器和酒的情景。
  • 山人杖屡过:隐士频频经过,暗示着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 长吟见幽意:长时间吟咏,感受到内心的幽静。
  • 独鸟下庭柯:孤独的鸟儿栖息在庭院的树枝上,增添了宁静的气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官园”与“为农苦”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农民的艰辛。
  • 意象:如“童子”、“山人”、“独鸟”等意象,营造出宁静自然的氛围。
  • 拟人:独鸟的描写,赋予其情感,使其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反映农民的辛苦与社会的现实,同时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农苦:象征着社会底层的艰辛与不易。
  • 官园:代表了官府的权力与特权,形成对比。
  • 琴樽:象征着生活的闲适与文化的追求。
  • 山人:隐士的象征,代表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 独鸟:孤独与宁静的象征,表达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官园”是指什么? a) 农田
    b) 官府的园子
    c) 书院

  2. “无事阅书多”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状态的批判? a) 繁忙
    b) 无所事事
    c) 贫穷

  3. 诗中“独鸟下庭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与宁静
    c) 忧伤

答案

  1. b) 官府的园子
  2. b) 无所事事
  3. b) 孤独与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谢榛《薄暮赵户部良弼官署西园同郑山人中伯醉赋四首 其二》 vs 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隐逸生活和自然的美好,但谢榛更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而王维则表现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谢榛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明代文学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