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其三 雨中过岳墓,抚古柏
作者: 卢前 〔近代〕
柏已参天,千年还傍君侯墓。
艰难国步。谁向君侯诉。
欲乞侯威,下拜精忠树。
风雷怒。一时大雾。
隔断门前路。
白话文翻译:
这棵柏树已经长得参天,千年来仍然守护在君侯的墓旁。
国家的艰难处境让人痛心,谁能向君侯倾诉心声呢?
我想恳求君侯的威势,向献忠的树下拜。
风雷怒吼,瞬间浓雾弥漫,
隔断了通往墓前的道路。
注释:
- 柏:古柏,通常指的是一种耐寒的树木,象征长寿和坚韧。
- 君侯: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或封侯者。
- 艰难国步:指国家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
- 精忠树:指的是忠诚的象征,可能与历史人物的忠诚相关。
典故解析:
- 君侯: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将领因忠诚而获得封侯的称号,诗中提到的君侯可能是历史上某位特定的英雄人物。
- 精忠树:这可能是对历史上某位忠臣的致敬,象征着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卢前,近代诗人,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细腻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历史与社会的关怀。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古墓和古柏的描写,表达对历史英雄的追忆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通过古柏与君侯墓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对忠臣的追思。诗中,古柏的参天与君侯的墓相互映衬,既象征着忠诚的坚韧,也暗示了历史的沉重。诗人在雨中抚摸古柏,仿佛与历史对话,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诗的开头便以“柏已参天”引入,展现了古柏的伟岸和时间的积淀,接着提到国步艰难,体现出对现状的悲痛与无奈。诗人似乎在寻求与过去英雄的连接,希望能借助他们的威势来改变现状,却又遭遇风雷大雾,象征着外部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的迷茫。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无力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记忆的交融,传达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忠臣精神的崇敬。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关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柏已参天,千年还傍君侯墓:古柏高耸,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忠诚的存在。
- 艰难国步。谁向君侯诉:国家在困境中,诗人感到无奈,想要诉说却无处可去。
- 欲乞侯威,下拜精忠树:渴望借助君侯的威势,以求改变现状。
- 风雷怒。一时大雾:自然的狂暴象征着外界环境的威胁与不安。
- 隔断门前路:迷雾阻隔了前进的道路,象征着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
-
修辞手法:
- 对比:古柏与国步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主题。
- 拟人:将自然现象(风雷、大雾)赋予情感,使其更具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忠臣的怀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意象分析:
- 古柏:象征着忠诚、坚韧与历史的积淀。
- 君侯墓:怀念历史英雄,寄托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 风雷与大雾:象征外部环境的危险与内心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精忠树”主要象征什么? A. 忠诚
B. 财富
C. 权力
D. 知识 -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达内心的迷茫? A. 风
B. 雨
C. 雷
D. 大雾 -
诗人对君侯的态度是: A. 讽刺
B. 怀念与敬仰
C. 忽视
D. 否定
答案:
- A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李清照的作品,表达对历史的追忆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的词,以历史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怀。
诗词对比:
- 《登高》与《点绛唇》在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方面有相似之处,但《登高》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的哀伤,而《点绛唇》则更多地关注历史人物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中的历史与文化》
- 《卢前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