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其二 姜亦舆汝长庚庚邀听琵琶》
时间: 2025-01-14 13:25: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其二
姜亦舆汝长庚庚邀听琵琶
毛奇龄 〔清代〕
抱出檀槽,金丝拨子轻轻落。
浅围罗幕。月上栏杆角。
夜半嘈嘈,繁手惊相错。
敲银索。梦回妆阁。
花底飞乌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女子在月光下轻声弹奏琵琶的情景。她小心翼翼地从檀木的琴槽里抱出琵琶,金丝弦线轻轻拨动。周围用薄纱围起,月光照耀在栏杆的角落。夜深了,琵琶声嘈杂,手指在弦上交错,发出清脆的音响。银色的琴弦敲出动人的旋律,让人梦回往日的妆阁,花下飞来了一只乌鹊。
注释
- 檀槽:指琵琶的琴槽,材质为檀木。
- 金丝拨子:指拨动琴弦的工具,通常用金丝制成,轻巧而灵活。
- 罗幕:指用细纱织成的帷幕,结构轻盈,透光。
- 嘈嘈:形容声音混杂、清脆的样子。
- 银索:指琴弦,色泽如银,音色清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清代诗人,以词和散文见长。他的作品常融合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出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雅士常聚于月下吟咏,琵琶作为传统乐器,常伴随诗词的创作,体现了文人对音乐和诗意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夜晚氛围。词人以琵琶的演奏为中心,展现了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和对过往的追忆。开头“抱出檀槽,金丝拨子轻轻落”,不仅描绘了琵琶的形象,也暗示了情感的轻柔和细腻。随后,月光照耀下的场景,令整个空间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尤其是“夜半嘈嘈,繁手惊相错”,表现了演奏的灵动与情感的复杂,仿佛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最后“梦回妆阁”,则是对昔日情感的回溯,展现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整首词在意象上融合了自然与人文,音乐与情感,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琵琶演奏的细腻表现,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思念,使得整首词在优美中透出一丝感伤,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抱出檀槽,金丝拨子轻轻落:描绘琵琶被小心翼翼地取出,暗示演奏者对音乐的重视与热爱。
- 浅围罗幕:用轻薄的帷幕围住表演的空间,营造出一种隐秘而优雅的氛围。
- 月上栏杆角:月光洒在栏杆上,增添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 夜半嘈嘈,繁手惊相错:演奏时手指在弦上交错,声音清脆而动人,表现了演奏的灵动与情感的复杂。
- 敲银索:琴弦发出的声响如同银一般清脆,象征着美好的音乐。
- 梦回妆阁:通过音乐引发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昔日情感的思念。
- 花底飞乌鹊:最后以乌鹊作结,象征着传递情感与愿望,给整首词增添了意象的丰富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琵琶的声音比作清脆的银声,增强了音乐的美感。
- 对仗:如“夜半嘈嘈,繁手惊相错”,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琵琶: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交流。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常与思念、怀旧相关联。
- 乌鹊:象征着传递情感,也可以看作对美好愿望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诗人是谁?
- A. 李白
- B. 毛奇龄
- C. 白居易
-
“月上栏杆角”中的“月”象征什么?
- A. 生命
- B. 宁静与美丽
- C. 纷争
-
“敲银索”中的“银索”指的是什么?
- A. 现代乐器
- B. 琵琶的琴弦
- C. 其他乐器的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口》:同样描绘了月下的美丽与孤独,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 《月下独酌》:通过酒与月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反思与对友谊的渴望。
两首作品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月光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