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倅陆经子履》

时间: 2025-01-04 11:45:48

勋业悠悠未可贪,直须随处酌醺酣。

君知仕路三无愠,我与人情七不堪。

闻借朱衣为别乘,想回青眼忆高谈。

东风尚有西行约,甬水桥边定解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宿倅陆经子履
作者: 王令

勋业悠悠未可贪,
直须随处酌醺酣。
君知仕路三无愠,
我与人情七不堪。
闻借朱衣为别乘,
想回青眼忆高谈。
东风尚有西行约,
甬水桥边定解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人认为功业悠长,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在生活中随意地饮酒畅谈。对朋友,彼此之间应当没有怨恨,而自己对人情世故却有难以承受的痛苦。听说朋友借了官服作为别离的标志,心中不禁回忆起当年的高谈阔论。东风依然有约定,甬水桥边定会再次相聚。


注释:

字词注释:

  • 勋业:指功业,成就。
  • 醺酣:形容喝酒醉意,酩酊大醉的状态。
  • 君知:你知道。
  • 三无愠:形容在仕途上没有怨恨、没有失落、没有不满。
  • 七不堪:指人情世故的种种无奈和痛苦。
  • 朱衣:指官服或官位的象征。
  • 青眼:指欣赏、看重。
  • 东风:象征着春天和希望。
  • 甬水桥:指宁波的甬江边的桥,寓意相聚的地方。

典故解析:

  • 朱衣:古代官服的颜色,象征权力和地位。
  • 东风尚有西行约:指春天的东风带来了希望与新的约定,寓意重聚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约公元1020—约1080年),字君实,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散文。王令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咏怀、咏物、抒情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令寄宿在朋友陆经子履处时,表现了他对仕途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


诗歌鉴赏:

王令的这首《寄宿倅陆经子履》以其悠远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开篇“勋业悠悠未可贪”即点明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表达了对仕途的反思。他意识到,仕途的艰难与复杂,不能急于求成,反而要在生活中寻求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直须随处酌醺酣”,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和对饮酒的热爱,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外界如何纷扰,内心的宁静与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的“君知仕路三无愠,我与人情七不堪”,则是对友谊的深切感悟。诗人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虽然表面上无怨无恨,但内心却充满了对人情冷暖的无奈与失落。此时,诗人回忆起与朋友的美好时光,尤其是“闻借朱衣为别乘,想回青眼忆高谈”,不仅表现了对旧友的思念,也反映了对曾经理想与追求的怀念。

最后两句“东风尚有西行约,甬水桥边定解骖”则以自然景象隐喻友情的长存与未来的重聚,给整首诗带来了希望与美好的期许。诗人在这首作品中,通过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勋业悠悠未可贪:功业漫长,不可急于求成。
  2. 直须随处酌醺酣:应该随意地饮酒作乐,享受生活。
  3. 君知仕路三无愠:你知道的,仕途上没有怨恨。
  4. 我与人情七不堪:我对人情世故感到无奈与痛苦。
  5. 闻借朱衣为别乘:听闻朋友借官服作为告别的标志。
  6. 想回青眼忆高谈:想起往日的高谈阔论,倍感怀念。
  7. 东风尚有西行约:春天的东风带来了未来的约定。
  8. 甬水桥边定解骖:在甬水桥边,我们一定会再相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东风与希望相联系,寓意深远。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功名的淡泊和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成就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洒脱的生活态度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勋业:象征功名利禄。
  • 朱衣:象征权力与地位。
  • 青眼:象征欣赏与重视。
  • 东风: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甬水桥:象征友谊与重聚的地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王令
    • C. 李白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朱衣”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权力
    • C. 财富
    • D. 自由
  3. “东风尚有西行约”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与希望
    • C. 秋天
    • D. 夏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令的《寄宿倅陆经子履》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王令更多的是对于友情的珍视与生活的洒脱,而杜甫则是在战乱中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文赏析》
  • 《王令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