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儿·白杜鹃》
时间: 2025-01-04 10:36: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粉蝶儿·白杜鹃
作者: 汪石青
望帝魂归,声声楚些如梦。
是何人蜀弦翻弄。
小园中,芳径里,三更月拥。
泪涓涓连宵为谁清痛。
河山眼底,无端草迷烟重。
白头吟是非休讼。
望天涯,占地气,莫教言中。
贺升平好向浓春长颂。
白话文翻译:
望帝的灵魂归去,声声如梦般在楚地回荡。
是谁在弹奏蜀地的琴弦?
在小园和芳香的小径上,月光在三更时分倾洒。
泪水涓涓,整夜流淌,为谁而感到清痛?
眼底的河山,草木迷蒙烟雾重重。
《白头吟》的是非争论不必再提。
遥望天涯,心怀故土,莫让人言中伤。
愿在这美好的升平时代,长歌颂春之浓艳。
注释:
- 望帝: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传说其灵魂归故里,寓意思念和哀伤。
- 楚:指楚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 蜀弦:指蜀地的乐器,象征着一种乡愁和文化。
- 小园、芳径:意指小花园和芳香的小路,营造出优雅的环境。
- 白头吟:古诗《白头吟》,表达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石青(生年不详—1946),字德馨,号安斋,近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其作品多以情感为主,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哲思,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的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末民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文化交融之际。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粉蝶儿·白杜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诗作。诗中以望帝的灵魂作为引子,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往事的追忆。开篇以“望帝魂归”引发读者的好奇,随后描绘了如梦般的情境,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在“小园中,芳径里,三更月拥”的描写中,诗人将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泪水的涓涓流淌,不仅是对往事的追忆,更是对现实的感慨。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河山眼底,无端草迷烟重”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对故国山河的愁苦。诗中提到的《白头吟》更是点明了人生的无常与是非,诗人希望在这升平的时代,能够高歌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独到的艺术表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帝魂归:引出对故国的思念。
- 声声楚些如梦:用“楚”字来强调地域特征,营造梦幻的氛围。
- 是何人蜀弦翻弄:引入人文情怀,表达对昔日文化的怀念。
- 小园中,芳径里,三更月拥:描绘夜晚的优美环境,展现孤独。
- 泪涓涓连宵为谁清痛:表达内心的悲伤与对往事的追忆。
- 河山眼底,无端草迷烟重:感慨现实中山河的变迁和迷茫。
- 白头吟是非休讼:借古诗表达对是非的厌倦。
- 望天涯,占地气,莫教言中:希望远方的美好,劝诫人们少言多行。
- 贺升平好向浓春长颂:寄希望于美好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涓涓”比作清痛,形象地表达情感。
- 拟人:月光“拥”人,增强了诗的灵动性。
- 对仗:如“河山眼底,无端草迷烟重”,对仗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希冀,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望帝:象征着思念与哀愁。
- 蜀弦:传递出对文化的怀念。
- 小园、芳径:代表着宁静和美好,反映心灵的渴望。
- 泪:情感的流露与对往事的追忆。
- 白头吟:象征着人生的苦楚与哲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望帝”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文化? A. 魏
B. 楚
C. 晋
D. 齐 -
“泪涓涓连宵为谁清痛”的意思是? A. 为了快乐而流泪
B. 为了故乡而流泪
C. 为了爱情而流泪
D. 为了历史而流泪 -
诗中提到的《白头吟》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友情
B. 爱情与人生
C. 家国情怀
D. 自然之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汪石青的《粉蝶儿·白杜鹃》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静夜思》则通过简单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虽同是思乡情怀,但表现形式各有千秋,汪石青的诗更富有文化背景的反思与哲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汪石青诗集》
- 《诗词的情感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