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傍水依山结草庐,
案头长贮活人书。
不知施药功多少,
仙杏花开锦不如。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依山而建的小草屋,
案上常放着活人的书籍。
不知道施药的功效有多少,
仙杏花开也不如这锦绣的景象。
注释:
- 傍水:靠近水边。
- 依山:依靠山体,形容房屋的坐落位置。
- 结草庐:指用草木搭建的小屋,表达一种简朴的生活。
- 案头:书案的顶部,指书桌上。
- 长贮:长久存放。
- 活人书:指现代的书籍,可能暗指实用的知识。
- 施药:指施加药物,治疗的过程。
- 仙杏:一种传说中的植物,寓意鲜美的果实。
- 锦不如:锦绣的景象不如自然的美好。
典故解析:
- 草庐:草庐常被视为隐士生活的象征,反映出诗人追求清静的心态。
- 仙杏:在古代典籍中常提到的一种神奇的植物,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见长,尤其擅长山水、花鸟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寅的隐士生活阶段,表达了他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书籍与学问的珍视。反映了明代社会对文人隐逸生活的崇尚。
诗歌鉴赏:
《人物山水画》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唐寅通过对山水和书籍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知识的热爱。诗的开头以“傍水依山”描绘出诗人理想中的居住环境,水与山的结合不仅有助于生存,更是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象征。接着提到“长贮活人书”,诗人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仿佛这种书籍是他精神生活的支柱。
而后两句则转向了对“施药”的思考,暗示了在追求理想与知识的过程中,所需的努力和付出。最后一句“仙杏花开锦不如”则是对比,自然的美丽景象与人造的华丽之物相比,后者显得苍白无力。这种对自然的崇尚与对人造美的否定,反映了唐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内在精神的富足胜于外在的华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傍水依山结草庐:描绘理想中的居住环境,体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 案头长贮活人书:书籍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对知识的追求。
- 不知施药功多少:反映对努力与成效的不确定,暗示追求理想的艰辛。
- 仙杏花开锦不如:强调自然的美好超越人造的华丽,表达对天然之美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籍比作“活人”,突出知识的活力和生命力。
- 对比:通过“仙杏花开”和“锦”进行对比,突显自然美的独特价值。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自然与知识的价值,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造华丽的反思,倡导一种简朴而富有内涵的生活方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灵动与生命。
- 山:象征稳重与深邃。
- 草庐:象征隐逸与简单的生活方式。
- 书:象征知识和智慧。
- 仙杏:象征自然之美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唐寅的《人物山水画》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向往
B. 对城市生活的热爱
C. 对金钱的追求
D. 对权力的渴望 -
在诗中,“施药”的含义是什么? A. 施加药物,暗示努力
B. 施舍药物,暗示慈悲
C. 施加美丽,暗示虚荣
D. 施加力量,暗示权力 -
诗中“仙杏花开锦不如”意在表达什么? A. 自然之美胜过人造华丽
B. 人造华丽胜过自然之美
C. 生活应追求华丽
D. 自然与华丽并重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与隐逸生活。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饮酒》(陶渊明):与唐寅作品相似,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但陶渊明更强调隐逸的价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唐寅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寅与他的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