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缘崖入翠微,岚气湿罗衣。
涧水浮花出,松云伴鹤飞。
行歌樵互答,醉卧客忘归。
安得依书屋,开窗碧四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水秀丽的环境。诗人走近悬崖,进入了翠绿的山林,山中雾气湿润了我的衣衫;涧水中漂浮着花朵,松树上的云雾伴随着飞翔的仙鹤。行走的樵夫与我在山中互相唱歌,醉卧在这里的客人忘却了归家的念头。我要是能靠着书屋,开窗四望,四周都是碧绿的风景,那该多好啊!
注释:
- 缘崖:沿着悬崖。
- 翠微:青翠的山色。
- 岚气:山间雾气。
- 罗衣:轻薄的衣服。
- 涧水:山涧的流水。
- 浮花:水面上的花朵。
- 松云:松树间的云雾。
- 鹤飞:飞翔的仙鹤。
- 行歌:边走边唱的歌声。
- 樵:砍柴的人。
- 醉卧:酩酊大醉后躺下。
- 依书屋:靠着书屋。
- 开窗碧四围:打开窗户,四周都是碧绿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1524),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是明代著名的画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作品风格多变,常以清新婉约著称。唐寅的生活经历丰富,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常常以山水和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寅晚年,他在经历了人生的波折后,愈发向往田园和自然生活。诗中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明他希望远离世俗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歌鉴赏:
《张梦晋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首先,“缘崖入翠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走进自然的过程,接着“岚气湿罗衣”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山间的湿润气候,传达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随后,涧水与浮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丽,仿佛让人感受到水面上花朵轻轻摇曳的美妙景象。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行歌樵互答,醉卧客忘归”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樵夫的歌声与自然的回应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幸福的氛围。最后一句“安得依书屋,开窗碧四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渴望在书屋中与自然亲密接触,享受四周的美丽景色。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理想境界,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缘崖入翠微:沿着悬崖走入青翠的山林,表现出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状态。
- 岚气湿罗衣:山间的雾气湿润了轻薄的衣服,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湿润与清新。
- 涧水浮花出:水面上漂浮着花朵,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丽。
- 松云伴鹤飞:松树间有云雾,伴随着飞翔的仙鹤,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 行歌樵互答:樵夫在山中边走边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互动。
- 醉卧客忘归:在这里醉卧的客人忘记了归家的念头,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安得依书屋:希望能靠着书屋,表达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开窗碧四围:打开窗户,四周都是碧绿的风景,描绘了理想生活的美好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花出”,用“花”比喻美好的自然景象。
- 拟人:如“行歌樵互答”,赋予樵夫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平衡的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崖:象征险峻的环境,代表挑战与美丽并存的自然。
- 翠微:象征青绿的生命力,代表自然的生机。
- 岚气:象征自然的神秘与柔和,展示自然环境的变化。
- 涧水:象征流动与生命,代表自然的滋养。
- 浮花:象征美好与短暂,代表生命的瞬息万变。
- 鹤:象征长寿与自由,展现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湿罗衣”的原因是什么?
A. 雨水
B. 岚气
C. 池水 -
“醉卧客忘归”中的“客”指的是谁?
A. 樵夫
B. 游人
C. 诗人自己 -
诗人希望能怎样生活?
A. 依山而居
B. 依书屋,开窗四望
C. 住在城中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唐寅的《张梦晋图》相比,王维更加强调孤独与宁静,而唐寅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寅与明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