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吟》

时间: 2025-01-01 13:54:34

君子之人,与已非比。

闻善则乐,见贤则喜。

小人之人,与已非恶。

闻善则憎,见贤则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同吟 君子之人,与已非比。 闻善则乐,见贤则喜。 小人之人,与已非恶。 闻善则憎,见贤则怒。

白话文翻译:

君子这样的人,与自己不是同类。 听到善行就感到快乐,见到贤德的人就感到高兴。 小人这样的人,与自己也不是敌对。 听到善行就感到憎恨,见到贤德的人就感到愤怒。

注释:

  • 君子之人:指品德高尚的人。
  • 与已非比:与自己不是同类。
  • 闻善则乐:听到善行就感到快乐。
  • 见贤则喜:见到贤德的人就感到高兴。
  • 小人之人:指品德低下的人。
  • 与已非恶:与自己也不是敌对。
  • 闻善则憎:听到善行就感到憎恨。
  • 见贤则怒:见到贤德的人就感到愤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不同吟》这首诗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态度,强调了道德选择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道德品质的重视,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行为反应,强调了善恶有别的道德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种对比有助于人们认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明了,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行为反应,深刻揭示了道德品质的差异。君子闻善则乐,见贤则喜,表现出对善的向往和对贤德的尊重;而小人闻善则憎,见贤则怒,显示出对善的排斥和对贤德的嫉妒。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君子的高尚品质,也揭示了小人的狭隘心态。诗歌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道德选择的鲜明对比,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君子与小人在道德境界上的巨大差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子之人,与已非比。”:君子与自己不是同类,意味着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与普通人不同。
  • “闻善则乐,见贤则喜。”:君子听到善行就感到快乐,见到贤德的人就感到高兴,表现出对善的向往和对贤德的尊重。
  • “小人之人,与已非恶。”:小人与自己也不是敌对,意味着小人虽然品德低下,但并非完全邪恶。
  • “闻善则憎,见贤则怒。”:小人听到善行就感到憎恨,见到贤德的人就感到愤怒,显示出对善的排斥和对贤德的嫉妒。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君子与小人的行为对比,强化了道德选择的鲜明对比。
  • 排比:使用“闻善则乐,见贤则喜”和“闻善则憎,见贤则怒”的排比结构,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行为反应,强调了道德选择的重要性。君子的高尚品质和小人的狭隘心态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君子:高尚品德的象征。
  • 小人:品德低下的象征。
  • 善:道德行为的象征。
  • 贤:贤德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君子之人”与“小人之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 君子闻善则乐,见贤则喜;小人闻善则憎,见贤则怒。 B. 君子与小人都是善良的。 C. 君子与小人都厌恶善行。 D. 君子与小人都喜欢贤德的人。

  2.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强调君子与小人的对比?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对比

答案:1. A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对比论述。
  • 王安石的《君子行》。

诗词对比:

  • 《论语》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与《不同吟》中的君子与小人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集》
  • 《宋诗选注》
  •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