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淇县怀同年高振声给事》
时间: 2024-12-29 17:13:33意思解释
过淇县怀同年高振声给事
原文展示:
杏林追数旧游人,屹立朝阳一直臣。
苦节偏能撄虎穴,孤忠肯惮拂龙鳞。
藁街授首天刑速,郿坞燃脐国典伸。
今日淇西容隐遁,停云冉冉感参辰。
白话文翻译:
我追忆着往日的游伴,犹如杏林里那数不清的朋友,
在朝阳下屹立,我始终是那忠诚的臣子。
坚持苦节的人能直面虎穴,孤独的忠臣岂惧触碰龙鳞?
藁街上被处死的迅速如天罚,郿坞之地燃起了国典的火焰。
今天在淇西,我选择隐居不出,云彩缓缓飘动,令人感慨星辰的变迁。
注释:
- 杏林:比喻医者,源于“杏林春暖”等成语。
- 朝阳:早晨的太阳,象征希望和光明。
- 苦节:指坚守节操,艰苦不屈。
- 撄:撕扯,触及。
- 龙鳞:比喻权贵,象征地位。
- 藁街:指历史上一个地方,因历史事件而闻名。
- 国典:指国家法典,象征正义和法治。
- 淇西:指地名,表示隐居之处。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彭定求,清代诗人,字懋之,号青云,生于江苏,擅长诗文,尤以古诗见长。
- 创作背景:诗作时,社会动荡,诗人感怀故友,抒发对忠诚之士的敬重与对政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对忠诚与正义的深刻思考。开头以杏林作为引子,暗示作者对旧游的珍视与追忆,展示了一种友谊的纯真和深厚。接着,诗人通过“苦节”和“孤忠”来强调忠诚者的伟大,揭示了在动荡时代中坚持个人信念的重要性。最后,诗人选择隐居,表明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忧虑与哲思。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彭定求的深刻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杏林追数旧游人:用杏林比喻旧时的朋友,体现对友谊的珍惜。
- 屹立朝阳一直臣:强调自身的忠诚与坚守。
- 苦节偏能撄虎穴:忠臣在艰难中也能勇敢面对危险。
- 孤忠肯惮拂龙鳞:孤独的忠诚者不畏权贵的压迫。
- 藁街授首天刑速:历史事件的回顾,象征法治的严厉。
- 郿坞燃脐国典伸:揭示对正义的渴望与追求。
- 今日淇西容隐遁:选择隐退,反映对现实的无奈。
- 停云冉冉感参辰:云和星辰的意象,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悟。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杏林、龙鳞)、对仗(孤忠/苦节)、以及象征(云、星辰)等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忠诚与正义是诗歌的中心思想,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友谊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杏林:象征友谊与医者之道,传达温暖与关怀。
- 朝阳:象征希望,代表着朝气蓬勃的精神。
- 虎穴、龙鳞:象征权力与危险,表现忠诚者的无畏。
- 淇西:隐居之地,象征对现实的逃避与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杏林”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医者
- C. 自然
- “孤忠肯惮拂龙鳞”中的“龙鳞”指的是?
- A. 家族
- B. 权贵
- C. 军队
- 诗人选择隐遁的原因是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对现实的无奈
- C. 逃避朋友
- “杏林”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 A,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历史的感慨,和彭定求对忠义的追求形成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则强调隐居生活的理想,与彭定求的隐遁选择相呼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彭定求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代诗词典故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