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次韵子云中秋)》

时间: 2025-01-01 15:36:30

记得年时离别夜,都门强半清秋。

今年想望只邻州。

星连南极动,月满大江流。

芸阁老仙多妙语,云阶清梦曾游。

屐声还认庾公楼。

金波摇酒面,河影堕帘钩。

意思解释

临江仙(次韵子云中秋)

原文展示:

记得年时离别夜,都门强半清秋。今年想望只邻州。星连南极动,月满大江流。芸阁老仙多妙语,云阶清梦曾游。屐声还认庾公楼。金波摇酒面,河影堕帘钩。

白话文翻译:

我还记得那年离别的夜晚,京城的秋天已是过了一半。今年我所期待的却只是邻近的州府。星星在南极闪烁,明月照耀着长江流淌。芸阁中的老仙人多有妙语,云阶上曾与他一同梦游。那轻快的木屐声,我仍能认出是庾公楼的音响。金色波光摇曳着酒面,河边的影子落在了帘钩上。

注释:

  • 都门:指京城(通常指汴京,也就是今天的东京)。
  • 强半清秋:指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 连南极:南极指的是南天星群,星星在这里象征着思念和距离。
  • 芸阁:指的是一种楼阁,常常用来指代居所或仙居之地。
  • 庾公楼:庾信所建的楼,庾信是南朝著名诗人,此处提及其楼,增添了诗的文化深度。
  • 金波:形容水面波光闪烁的样子。
  • 河影:河水的倒影。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庾公楼”是历史上著名的楼阁,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庾信作为南朝的文学家,其作品影响深远,常常被后人引用,诗中提及庾公楼,增强了情感的厚重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以词清丽、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富有哲理和抒情色彩。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中秋时节,表达人在异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正值秋天,月圆之际,诗人对往日的回忆与当前的情感交织,形成浓厚的思乡情。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次韵子云中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全诗以“记得年时离别夜”为引子,勾起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回忆,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明亮的星月,渲染出一种寂寞而又清新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芸阁”和“庾公楼”的提及,既展示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又表达了对文化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思考。尤其是“金波摇酒面,河影堕帘钩”,通过形象的比喻,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类情感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秋夜的清冷与思念的温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记得年时离别夜:回忆起离别之夜,情感深沉。
    2. 都门强半清秋:描绘京城的秋天,感觉到离别的寂寞。
    3. 今年想望只邻州:表明对故乡的期盼与思念。
    4. 星连南极动,月满大江流:用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星月交辉,意境悠远。
    5. 芸阁老仙多妙语:提及雅士,增添文人气息。
    6. 云阶清梦曾游:浮想联翩,梦境与现实交错。
    7. 屐声还认庾公楼:耳熟能详的声音,指向过往的记忆。
    8. 金波摇酒面,河影堕帘钩:生动的意象描绘,富有韵律感。
  •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如“金波摇酒面”)、拟人(如“月满大江流”)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思乡与回忆展开,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美好往昔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团圆与思念,尤其在中秋时节,月亮的圆缺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
  • 星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暗示着对故乡的遥望。
  • 水波: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生命,波光粼粼映照着内心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庾公楼”是谁的楼?
      • A. 杜甫
      • B. 庾信
      • C. 李白
    2. 诗人回忆的离别夜是在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冬天
    3. “金波摇酒面”中的“金波”指的是什么?
      • A. 金色的月光
      • B. 水面的波光
      • C. 金色的阳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2. 《静夜思》——李白
  •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与对亲人的思念,富有哲理感。与韩元吉的《临江仙》对比,两首诗都渗透着对故乡的深情,但苏轼的诗更强调人际关系的情感,而韩元吉的诗则更多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