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陇头水
陇坂高无极,征人一望乡。
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
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
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
白话文翻译:
陇头的山坡高得无边无际,远行者向远方眺望故乡。
关隘和河流分隔了彼此,沙土阻断了归心似箭的思念。
马儿拴在千年古树上,旌旗在九月的霜寒中飘荡。
自古以来的哀怨,都是为了忠于国家而发出的哀鸣。
注释:
- 陇坂:陇头的山坡,指高峻的山坡。
- 无极:没有尽头,形容山的高大。
- 征人:远行的人,通常指征战的士兵。
- 关河:指代连接不同地方的关隘和河流。
- 沙塞:沙土堵塞,意指阻隔。
- 归肠:归去的心情,深切的思乡之情。
- 马系千年树:马拴在一棵古老的树上,象征着长久的情感。
- 旌悬九月霜:指旌旗在九月的霜冷中飘扬,表示战斗的严酷。
- 勤王:忠于国家,捍卫国家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照邻(约637-730年),唐代诗人,字仁卿,号紫云,曾任过多种官职,以诗歌和赋见长,诗风清新,常表现对社会的关切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唐代盛世之际,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借征人思乡之情,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乡的怀念,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陇头水》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一首代表作,展现了深厚的乡愁与对国家的忠诚。全诗通过描绘征人高处望乡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无尽的思念与哀愁。首句“陇坂高无极”以景衬情,描绘了高耸的山坡,给人以无边无际的感觉,暗示征人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征人一望乡”,则将焦点转向征人,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诗中“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进一步加深了思乡的情感,关隘与河流如同无形的屏障,阻隔了归路。这里的“沙塞”不仅指地理上的阻隔,更象征着征人心中归乡的渴望被阻断的无奈。接下来的“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通过马和旌旗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背景与士人的忠诚,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
最后一句“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则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士人为国捐躯的悲壮与忠诚,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整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厚重,主题鲜明,意象生动,展现了卢照邻的艺术才华及其对国家和故乡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陇头山坡的高度与广阔,暗示征人面临的艰难旅途。
- 第二句:表达征人在高处遥望故乡的无尽思念。
- 第三句:通过“关河”与“沙塞”,象征阻隔与痛苦的归乡路。
- 第四句:用马与旌旗的意象,表现战争的艰苦与士人的忠诚。
- 最后一句:总结了诗中共同的情感——为国而哀。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马系千年树”,将马与古树结合,隐喻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形成和谐的音律。
- 拟人:将“归肠”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寄托。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征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展现了士人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奋斗。
意象分析:
- 陇坂:象征高耸的阻碍。
- 征人:代表远行的人,承载着思乡之情。
- 关河:象征分隔与阻挡,增添了思乡的苦涩。
- 千年树:象征历史的厚重,时间的流逝。
- 九月霜:给人以寒冷的感觉,暗示战争的苦寒与士人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陇坂”主要指什么? A. 河流
B. 山坡
C. 城市 -
诗中“马系千年树”意味着什么? A. 骑马的乐趣
B. 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重
C. 树木的美丽 -
全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思乡与忠诚
C. 失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更为简练,情感直接。
- 《月夜忆舍弟》:强调亲情,体现了对家人的关心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