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时间: 2025-01-19 17:47:57

波澄少海,景丽前星。

高禖诞圣,甲观升灵。

承规翠所,问寝瑶庭。

宗儒侧席,问道横经。

山宾皎皎,国胄青青。

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波澄少海,景丽前星。高禖诞圣,甲观升灵。承规翠所,问寝瑶庭。宗儒侧席,问道横经。山宾皎皎,国胄青青。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白话文翻译:

水面平静如少海,星光在前闪烁美丽。高位的圣人降生,龙甲的观者升华灵性。承接着翠绿的规矩,询问瑶庭的安寝。宗儒旁坐,探讨经书的道理。山间的宾客洁白如月,国君的裔孙青翠如竹。身穿黄袍的元吉,国家因而得以安宁。

注释:

  1. 波澄少海:水面平静,像少海(传说中的海)。
  2. 高禖:高位的圣人或神灵。
  3. 甲观:可能指龙甲,象征权力和神圣的地位。
  4. 瑶庭:美丽的宫殿,代表着尊贵之地。
  5. 宗儒:宗法的儒者,古代对儒生的称呼。
  6. 国胄:国君的后裔。
  7. 元吉:代表吉祥、安宁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照邻(636年-684年),字士衡,号景山,唐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受到赞誉。他的诗作多反映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和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文化昌盛之时,诗人借用自然和人文景观,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是一首颂扬国家与社会和谐的诗作。诗中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图景。开篇便以“波澄少海”引入,水波的平静象征着国家的安宁,接着通过“景丽前星”展现出和谐美好的未来愿景。诗中提到的高禖和甲观,暗示着圣人和权力的结合,这不仅是对政治的期许,也是对民众安定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宗儒、国胄的描写,展现了知识分子和国家统治者的和谐共处,强调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最后以“黄裳元吉,邦家以宁”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期盼。

整首诗可以视作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展望,既包含了对自然的赞美,也融入了对人文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波澄少海:开篇描绘自然景象,水面如镜,预示着国家的和平。
  2. 景丽前星:星光闪烁,寓意着光明的未来和希望。
  3. 高禖诞圣:提到圣人降生,暗示政治理想的实现。
  4. 甲观升灵:权力与灵性的结合,暗指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 承规翠所:承接古代的传统和智慧,表明对文化的重视。
  6. 问寝瑶庭:询问美好家园的安宁,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7. 宗儒侧席:文化的传承,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8. 问道横经:探讨道理,强调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
  9. 山宾皎皎:山中宾客的洁白如月,象征品德高尚。
  10. 国胄青青:国君的后代如竹般茂盛,象征国家的繁荣。
  11. 黄裳元吉:象征着吉祥的状态,国家的繁荣和安宁。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波澄少海”与“景丽前星”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通过意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国家和谐、社会安宁的期望,同时强调了文化和教育在实现这一目标中的重要性。诗人通过自然的景象与人文的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1. 波澄:象征平静与安宁。
  2. :象征希望与光明。
  3. 高禖、甲观:象征权力与智慧。
  4. 瑶庭:象征美好生活。
  5. 宗儒:象征文化的传承。
  6. 黄裳:象征吉祥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禖”指的是什么? A. 圣人
    B. 诗人
    C. 民众
    D. 大海

  2. “波澄少海”中的“波澄”意指: A. 水面平静
    B. 水波荡漾
    C. 海水波涛
    D. 山川秀美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
  2.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卢照邻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国家和社会和谐的描绘,而王维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的契合。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唐代诗人传》
  3.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