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兰亭诗二首 其一
作者: 王羲之 〔魏晋〕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气载柔。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
迤携齐契,散怀一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的变迁和春天的美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悄然来到。此时,春风和煦,温柔宜人。诗人吟咏着古老的舞雩仪式,感叹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中共鸣。大家携手共进,分享着心中的情感,如同在一块土地上自由地散步。
注释
字词注释
- 代谢:代替和更替,指时间的推移。
- 鳞次:像鱼鳞一样,形容事物的层次分明。
- 和气:温和的气候,这里指春风。
- 舞雩:古代祭祀风雨的仪式,寓意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 迤携:携手并肩,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齐契:齐心协力,志同道合。
- 散怀:释放心中情感。
- 一丘:同在一个地方,象征共同的情感归属。
典故解析
“舞雩”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的敬仰,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号澄之,晚号“羲之”,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素有“书圣”之称。他的书法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作品多表现出洒脱、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兰亭诗》是在兰亭集会上所作,春天的氛围和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此时正值晋朝,社会相对安定,文人之间交往频繁,诗人们常常聚会吟诗作乐。
诗歌鉴赏
王羲之的《兰亭诗二首 其一》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际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中“代谢鳞次”一句,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春天的到来使得万物复苏,生命再次焕发活力。诗人以“和气载柔”描绘了春天的温暖气息,给人一种柔和而宁静的感受。
接下来的“咏彼舞雩,异世同流”则引入了一个古老的祭祀仪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敬仰,同时也传达了不同世代之间的情感共鸣。这种共鸣不仅体现在自然的变化中,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理解。最后一句“散怀一丘”则生动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相通,仿佛大家都在同一片土地上,共享着生命的喜悦和感动。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节奏感,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诗人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时间的更替如鱼鳞般分明,转瞬之间便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 欣此暮春,和气载柔:欣喜于这美好的暮春季节,温暖的气息弥漫,令人感到柔和。
-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吟咏着古代的舞雩仪式,不同的时代却有着相同的情感流动。
- 迤携齐契,散怀一丘:携手并肩,志同道合,心中情感如同在同一片土地上自由散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鱼鳞,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春风与和气赋予温柔的特性,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自然的敬仰以及人与人之间共同情感的珍视。通过古老的舞雩仪式,诗人传达了人类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到来。
- 舞雩:代表对自然的敬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 携手:象征人际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代谢鳞次”中“代谢”主要指什么? A. 变化
B. 固定
C. 休息
D. 增加 -
诗中提到的“舞雩”是指什么? A. 祭祀风雨的仪式
B. 舞蹈活动
C. 春季节庆
D. 诗歌朗诵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失落感
B. 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友情
C. 时间的流逝
D. 对古代的怀念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王羲之的《兰亭诗》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出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但王羲之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情与对生活的畅快。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羲之书法与艺术》
-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