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访天柱山阇黎寄一绝句》

时间: 2024-09-19 21:26:52

三年不到上人家,目断晨烟与暮霞。

急遣寄声堂下水,便来洗眼看天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访天柱山阇黎寄一绝句
作者: 毛滂

三年不到上人家,
目断晨烟与暮霞。
急遣寄声堂下水,
便来洗眼看天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三年没有去过上人的家,眼前只能遥望晨雾和晚霞。急忙让水流带去我的问候,期待能来此洗净眼睛,欣赏天上的花朵。

注释:

  • 阇黎:指的是和尚或僧侣,此处特指天柱山的上人。
  • 三年不到:意指三年没有去拜访。
  • 目断晨烟与暮霞:形容眼前的景色,晨雾和晚霞相互交融,目光所及之处。
  • 急遣寄声:急切地希望通过水流传递自己的问候。
  • 堂下水:指的是在寺庙下流淌的水,水流象征着传递信息的媒介。
  • 洗眼看天花:意为希望能清洗眼睛,以便见到美丽的景象。

典故解析:

天柱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诗中提到的“上人”多指道教的高人或僧侣,常常与自然、清净的生活相联系。诗人毛滂的作品中常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修道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滂(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为“婉约派”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毛滂与天柱山的上人之间的遥远关系,反映了他对宗教、自然的向往与思念之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以及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天柱山上人(僧侣)的思念之情。三年未见,诗人以“目断晨烟与暮霞”描绘了自然景色,体现了他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这里的晨烟和暮霞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急切希望通过水流传达问候的“急遣寄声”,展现了诗人急切的心情与内心的渴望。最后一句“便来洗眼看天花”则是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天花象征着美好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清洗眼睛来重新看待世界的愿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年不到上人家”:表达了与上人之间的距离感和时间的流逝。
    • “目断晨烟与暮霞”:描绘了诗人远眺自然景色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孤独感。
    • “急遣寄声堂下水”:表现出诗人急切的情感,希望通过水流传递思念。
    • “便来洗眼看天花”:希望能看到美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内心宁静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晨烟和暮霞的描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邃。
    • 拟人:水流被赋予了传递情感的能力,使得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紧密相连。
    • 对仗:诗句中“晨烟与暮霞”体现了对仗工整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上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自然景象的渴望,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晨烟: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蕴含着希望和想象。
  • 暮霞: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带有一丝忧伤和怀念。
  • 堂下水:象征着传递情感的媒介,水流的方向显现出诗人急切的心情。
  • 天花:象征着美好与理想,代表着诗人对超脱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阇黎”意指什么?
    a) 道士
    b) 和尚
    c) 文人
    d) 村民

  2. “急遣寄声堂下水”中的“寄声”意为?
    a) 说话
    b) 传递问候
    c) 唱歌
    d) 写信

  3. 诗人对“天花”的期待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思念与向往
    c) 忧伤
    d) 愤怒

答案

  1. b) 和尚
  2. b) 传递问候
  3. b) 思念与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关怀。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均涉及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亲人的怀念,而《欲访天柱山阇黎寄一绝句》则更突出对自然与佛教生活的向往与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上各有侧重,体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文化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毛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