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院送道原还仪真作诗要之》

时间: 2025-01-01 14:57:33

岁暮青条已见梅,余花次第相争开。

淮南无此山林胜,作意春风更一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永庆院送道原还仪真作诗要之
作者: 王安石

岁暮青条已见梅,
余花次第相争开。
淮南无此山林胜,
作意春风更一来。


白话文翻译

年末青枝上已经看到梅花,
剩下的花朵依次争相开放。
淮南没有这样优美的山林景色,
我希望春风再来一次。


注释

字词注释

  • 岁暮:年末、年底。
  • 青条:青色的枝条,这里指梅树的枝条。
  • 余花:剩下的花,指梅花的其他花朵。
  • 相争开:争相开放,形容花朵竞相开放的景象。
  • 淮南:指淮河以南的地区,王安石生于此地。
  • 山林胜:山林的胜地,指美丽的自然风光。
  • 作意:特意、故意。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述典故,但通过描绘梅花与春风,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珍惜和期待,反映了中国诗歌中对梅花的赞美与春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是“新法”的倡导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安石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融入政治哲理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中提及的梅花象征着坚韧与清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这首《永庆院送道原还仪真作诗要之》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景象,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诗的开头“岁暮青条已见梅”用简练的语言勾画出岁末时节梅花初绽的景象,给人以希望的感觉。梅花的青条与余花相争,构建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

“淮南无此山林胜”则通过地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淮南的缺失,使得梅花的美更加突显,诗人在此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思考。

最后一句“作意春风更一来”充满了期待,春风象征着温暖和新生,代表着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王安石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岁暮青条已见梅:年末的时候,青色的梅树枝条上已经可以看到梅花的身影,暗示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萌芽。

  2. 余花次第相争开:梅花盛开,余下的花朵一个接一个地争相开放,形象地表现了梅花的娇艳与生机。

  3. 淮南无此山林胜:淮南地区没有这样的山林美景,表达了对特定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向往。

  4. 作意春风更一来:诗人希望春风再次到来,象征着对新生与温暖的期待,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青条”与“余花”相对,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梅花作为象征,传达诗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积极态度,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条: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和春天的来临。
  • 春风:象征温暖、生命与新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岁暮青条已见梅”中的“岁暮”是什么意思?

    • A. 年初
    • B. 年末
    • C. 春天
    • D. 夏天
  2. 诗中提到的“淮南”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淮河以北
    • B. 淮河以南
    • C. 西南地区
    • D. 东北地区
  3. 诗中提到的“余花”指的是什么?

    • A. 其他花朵
    • B. 梅花的根
    • C. 叶子
    • D. 果实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另一首以梅花为题材的诗,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
  • 《春晓》(孟浩然): 描述春天的美丽景象,与王安石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词对比

  • 王安石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但王安石更注重生机与希望的表达,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闲适与恬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王安石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