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灵山水阁贻钓者》
时间: 2025-01-04 08:21: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灵山水阁贻钓者
作者:杜荀鹤
江上见僧谁是了,
修斋补衲日劳身。
未胜渔父闲垂钓,
独背斜阳不采人。
纵有风波犹得睡,
总无蓑笠始为贫。
瓦瓶盛酒瓷瓯酌,
荻浦芦湾是要津。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看到和尚,不知道谁是他。
修行、做饭、缝补衣物,日复一日地劳作。
与那些渔夫们闲聊不如垂钓,
独自背对着斜阳,拒绝世人来往。
即使遇到风浪,我也能安然入睡,
总是没有蓑衣和斗笠,才称得上贫穷。
用瓦瓶盛酒,瓷碗中慢慢品尝,
荻港和芦湾是我心中最重要的地方。
注释
- 了:了结、了断,此处指和尚的状态。
- 修斋:修行和做饭。
- 补衲:修补衣物,指僧人日常的劳作。
- 渔父:渔夫,此处代表渔民的生活状态。
- 蓑笠:指渔夫的雨具,象征艰苦的生活。
- 要津:重要的水道或港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子美,唐代诗人,生于晚唐,因其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荀鹤隐居于灵山水阁时,受其周围自然环境和渔民生活的启发,表现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登灵山水阁贻钓者》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诗中通过对和尚和渔夫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联以“江上见僧”引入,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接着以“修斋补衲”描述和尚的日常生活,显得平淡而劳碌。与之对比的是,渔夫的生活则显得悠闲而自在,诗人自认为不如渔父那般闲适,暗示他内心的渴求与羡慕。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纵有风波犹得睡”表现出一种处世态度,强调内心的安宁与从容,即使在风浪中也能保持宁静。最后以“瓦瓶盛酒瓷瓯酌”收尾,表现出一种简单而满足的生活态度,体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真实热爱。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给人以深思与宁静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上见僧谁是了:在江边看到一个和尚,不知他是谁,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 修斋补衲日劳身:和尚的生活是修行和做饭,日复一日的辛劳,反映出一种苦行僧的生活状态。
- 未胜渔父闲垂钓:与渔夫相比,和尚的生活显得不如渔民那般闲适。
- 独背斜阳不采人:诗人独自面对斜阳,拒绝与人交往,显示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 纵有风波犹得睡:即使有风浪,也能安然入睡,表达出内心的宁静。
- 总无蓑笠始为贫:没有蓑衣和斗笠,才算得上是贫穷,是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 瓦瓶盛酒瓷瓯酌:用瓦瓶装酒,瓷碗慢慢品尝,体现出一种简朴而满足的生活方式。
- 荻浦芦湾是要津:荻港和芦湾是心中最重要的地方,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修辞手法
- 对比:和尚与渔夫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强调生活的不同选择。
- 拟人:将风波与入睡结合,表现出一种从容的态度。
- 意象:使用“瓦瓶”“瓷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简单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和反思。诗人通过描绘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和对物质生活的轻视。
意象分析
- 江:象征自由与流动,代表着诗人的心境。
- 和尚:象征修行与劳作,反映出一种生活的选择。
- 渔父:代表着闲适与自在的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 斜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哲理。
- 瓦瓶与瓷碗:代表着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未胜渔父闲垂钓”的意思是: A. 渔父的生活更辛苦
B. 渔父的生活更闲适
C. 渔父不喜欢垂钓
D. 渔父的生活没有意义 -
“纵有风波犹得睡”的意思是: A. 风浪会影响睡眠
B. 能在风浪中安然入睡
C. 风浪是生活的常态
D. 风浪会让人烦恼 -
诗人用“瓦瓶盛酒”表现了: A. 他对奢华生活的追求
B. 他对简单生活的喜爱
C. 他对酒的厌恶
D. 他不喜欢瓷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李白《将进酒》:则强调豪放与人生的快意,与杜荀鹤的淡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荀鹤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