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南归犹谪宦,独上子陵滩。
江树临洲晚,沙禽对水寒。
山开斜照在,石浅乱流难。
惆怅梅花发,年年此地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南归途中,依然感到身为谪官的孤独与惆怅。他独自来到子陵滩,眼前的江边树木在傍晚的阳光下显得有些萧条,沙洲上的鸟儿也在寒冷的水面上对峙。远处的山峰在斜阳之下,山水交融的景象却让人心生不快,水流混乱,石头裸露让人难以前行。每年在这个地方看到梅花开,心中不免生出一股惆怅之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犹:仍然,还是。
- 谪宦:被贬的官员。
- 子陵滩:子陵滩是长江沿岸的一个地点。
- 江树:江边的树木。
- 临洲:靠近沙洲。
- 沙禽:沙洲上的鸟。
- 惆怅:忧愁,不快的心情。
典故解析
- 子陵滩:历史上与屈原的故事有关,屈原在此地投江自尽,常常被后人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崇龟,号阮亭,晚号静庵。他以清新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尤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途中,表达了他对身世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正值梅花盛开之时,诗人却因身世而感到惆怅,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悲剧命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南归途中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首句“南归犹谪宦”,直接点明了诗人身份的尴尬与苦闷,随后“独上子陵滩”,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感。江边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萧瑟,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感受的映射。
沙禽在水边寒冷地对峙,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却又凋敝的感觉,正如诗人的心情在冷峻的现实中徘徊。后面的山开斜照和石浅乱流,则是对他所处环境的进一步描绘,流动的水流象征着他人生的波折,而“惆怅梅花发”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感慨,梅花的绽放仿佛在提醒他即便在逆境中也有希望的存在。
整首诗在感情上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深切思考,形成了一种悲凉而又诗意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归犹谪宦:表明诗人被贬后,心怀忧虑,归乡之路充满了苦闷。
- 独上子陵滩:孤身一人来到子陵滩,进一步表现出孤独感。
- 江树临洲晚:晚霞映照下的江边树木,苍凉之感愈加浓厚。
- 沙禽对水寒:沙洲上的鸟在寒冷的水面上,象征着生存的艰难。
- 山开斜照在:山峦在夕阳下斜照,虽美但却让人心生惆怅。
- 石浅乱流难:水流混乱,石头裸露,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难以把握。
- 惆怅梅花发:梅花在此时绽放,带来的却是伤感的回忆,年年此地观看,年年心中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诗人的心情,增加情感的深度。
- 拟人:沙禽对水寒,赋予鸟类人的情感,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
- 对仗:如“山开斜照在,石浅乱流难”,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更深刻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命运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和希望,尽管诗人身处逆境,梅花的绽放让他感到惆怅。
- 江树: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孤独,映衬诗人的心情。
- 沙禽:象征生命的挣扎与寒冷,生存环境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刘长卿的《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惆怅
C. 自豪
D. 无聊 -
“惆怅梅花发”中的“惆怅”指的是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忧愁
D.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子陵滩”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白居易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 对比刘长卿的《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和王维的《鹿柴》,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刘长卿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