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时间: 2025-01-07 22:58: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作者: 刘长卿
旧游怜我长沙谪,
载酒沙头送迁客。
天涯望月自沾衣,
江上何人复吹笛。
横笛能令孤客愁,
渌波淡淡如不流。
商声寥亮羽声苦,
江天寂历江枫秋。
静听关山闻一叫,
三湘月色悲猿啸。
又吹杨柳激繁音,
千里春色伤人心。
随风飘向何处落,
唯见曲尽平湖深。
明发与君离别后,
马上一声堪白首。
白话文翻译:
我在长沙被贬,想起旧时的游玩,心中不禁感到怜惜。在沙滩上端着酒杯,为即将离去的朋友送行。天边的明月照着我身,仿佛让我衣衫也沾上了露水。江上还有谁再吹笛子呢?
横笛的声音使我这个孤独的客人愁苦,波光粼粼的水面似乎变得不再流动。笛声清冷,似乎在诉说着我的苦闷,江天寂静,枫树在秋风中显得孤寂而苍凉。
静静地听着远方山间传来的呼喊声,三湘的月色中传来猿猴的悲啸。又有笛声响起,仿佛在激荡着杨柳的枝条,千里的春色让人心中伤感。
这笛声随风飘向何处,唯见曲子结束,平湖深邃。离别后,头发已经白了,马背上回响着那一声叹息,令人痛心。
注释:
- 长沙谪:指诗人被贬谪到长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载酒沙头:在沙滩上端着酒杯,表示送别时的情景。
- 天涯望月自沾衣:在遥远的地方看月亮,衣襟被露水沾湿,寓意思乡之情。
- 横笛:指横吹的笛子,象征孤独和愁苦的情感。
- 渌波淡淡如不流:清澈的水波似乎没有流动,暗示心中愁苦的静止。
- 商声、羽声:商声指笛声,羽声指琴声,二者在诗中形成对比。
- 江天寂历江枫秋:江天的寂静与秋天枫树的凋零相呼应,渲染了离别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长卿,唐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擅长抒发人生感慨与自然景象。他的诗作常体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诗人被贬长沙之时,正值秋季,作者在与友人郑协律的离别之际,感怀旧游,借笛声抒发离愁别绪,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听笛歌留别郑协律》是刘长卿在离别之际所作,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以笛声为线索,串联起思乡、离别和孤独的情感。开头几句便提及长沙的旧游,抒发了对旧地的怀念,随后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了身处天涯的孤独感。
笛声的描写尤为细腻,诗人在“横笛能令孤客愁”一句中,将笛声与孤独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出笛声带来的思绪与愁苦。接下来的“江上何人复吹笛”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仿佛在呼应着诗人内心的孤寂。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枫树、猿啼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悲伤。特别是“千里春色伤人心”一句,将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痛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离别时的无奈与惆怅。
最后,诗人以“明发与君离别后”作结,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友情的珍视。全诗在音韵和意境上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性,情感真挚,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游怜我长沙谪:回忆在长沙的旧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载酒沙头送迁客:在沙滩上举杯送别友人,情景生动。
- 天涯望月自沾衣:遥望明月,衣裳被露水沾湿,暗含思乡之情。
- 江上何人复吹笛:对孤独的感慨,渴望有懂自己的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笛声与孤独情感相连,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商声寥亮羽声苦”,增强了诗的音律美。
- 拟人:将江水描绘成静止,形象化了诗人的愁绪。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与孤独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最终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笛声:象征孤独与思念。
- 明月:代表思乡与希望。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枫树:暗示秋天的凋零与离别的悲伤。
文化内涵:笛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与孤独、思念相联系,月亮则是思乡情感的寄托,江水象征着无尽的旅程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横笛”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孤独
C. 团聚
答案:B -
诗人的心情在全诗中是如何变化的?
A. 先欢后哀
B. 先悲后欢
C. 一直哀伤
答案:C -
“千里春色伤人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离别的伤感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以送别为主题,但更多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希望,而刘长卿则更侧重于表达个人的孤独与离愁。
粗略解读: 王维的作品情感较为积极,侧重于友谊的美好,而刘长卿则深入探讨了离别带来的内心挣扎,展现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与王维的诗歌比较研究》
- 《唐代诗人刘长卿研究》
以上是对《听笛歌留别郑协律》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