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冬至)》
时间: 2025-01-04 10:32: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冬至)
冯时行〔宋代〕
云覆衡茅霜雪后。
风吹江面青罗皱。
镜里功名愁里瘦。
闲袖手。
去年长至今年又。
梅逼玉肌春欲透。
小槽新压冰澌溜。
好把升沉分付酒。
光阴骤。
须臾又绿章台柳。
白话文翻译:
云层覆盖了衡山的茅草,在霜雪过后显得分外清冷。风吹过江面,水波荡漾如青色罗绸般皱起。镜子里反射出的功名让我愁苦,心中却愈发憔悴。无所事事的我闲暇地把手袖放下。去年的冬至又到了今年。梅花逼近了如玉的肌肤,春天即将透出新意。小槽里新压的冰水缓缓流淌。我只想把人生的起伏都交给酒来解忧。光阴飞逝,须臾之间又是一年,章台边的柳树已然变绿。
注释:
- 衡茅:指衡山的茅草,衡山是南岳之首,有“云覆”的景象。
- 青罗:形容江面波动的样子,如同青色的罗帕。
- 镜里功名:在镜子中看到的功名,暗示对名利的追求。
- 闲袖手:形容无所事事,表现一种闲适的态度。
- 梅逼玉肌:梅花的花香逼近了如玉般柔嫩的肌肤,象征春天的来临。
- 冰澌溜:冰下的水流,形象地描绘了冬季的景象。
- 光阴骤:时间过得飞快,强调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 章台柳:古代文人常用柳树象征离别与思念,章台是古代诗词中常提及的地方,意味着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时行,字子期,号一峰,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冯时行生活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影响了他的创作,作品常反映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冬至时节,表达了诗人在严寒冬季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及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生命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渔家傲(冬至)》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词作。开篇以“云覆衡茅霜雪后”引入冬季的严寒,描绘出一幅凄清的山水画面,展现了冬天的孤寂。接着,词人以“风吹江面青罗皱”描绘了江面波光粼粼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冬季的氛围。
“镜里功名愁里瘦”一句,展现了词人对功名的追求与内心的愁苦,流露出对人生的反思与无奈。“闲袖手”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仿佛是在与自己对话,思考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词中“梅逼玉肌春欲透”描绘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象,梅花的香气仿佛在召唤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希望与美好的憧憬。“好把升沉分付酒”,更是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起伏的洒脱,借酒浇愁,表现了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考究,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折射出人的情感波动,体现出冯时行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覆衡茅霜雪后:描绘冬季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风吹江面青罗皱: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过江面的波动,突出了冬日的清冷。
- 镜里功名愁里瘦:反映了对名利的追求带来的内心烦恼。
- 闲袖手:表明了一种消极与无所事事的状态。
- 去年长至今年又: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 梅逼玉肌春欲透:梅花的香气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希望。
- 小槽新压冰澌溜:描绘了冰融化后的小水流,象征着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
- 好把升沉分付酒:通过饮酒来释怀人生的起伏,表现出一种洒脱。
- 光阴骤:强调时间的快速流逝。
- 须臾又绿章台柳:最后以柳树的绿意来结束,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面青罗皱”,比喻水波的样子。
- 拟人:如“梅逼玉肌”,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全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季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着变化与无常。
- 霜雪:代表严寒与孤寂。
- 梅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希望。
- 酒:代表着释怀与放纵。
- 柳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新生。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镜里功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自豪
b) 愁苦
c) 快乐 -
“梅逼玉肌”中的“梅”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欢快
c) 超然
答案:
- b) 愁苦
- b) 春天
- c) 超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这两首诗同样具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将冯时行的《渔家傲(冬至)》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
- 主题:冯时行侧重于自然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感慨。
- 风格:冯时行的词更为沉郁,富有哲理;李清照的词则流露出柔美与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冯时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