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君理以尊人诔文见属赋谢》
时间: 2025-01-01 18:09: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尧阶逊箕颍,汉禄辞黄绮。
冥鸿渐九逵,潜虬媚渊水。
絓组世所荣,幽贞自君子。
懿哉脩嫭人,遥遥振芳轨。
秉志惟达生,宁暇掇青紫。
燕赵惬奇游,园庐竟栖止。
垢气曾不婴,令誉存终始。
高揖谢人群,恭敬遗桑梓。
潜德信璠玙,编摩须国史。
欲镌有道文,愧匪中郎比。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对贤人品德的赞美和对其影响力的尊重。开头提到尧和汉代的贤明统治者,接着描述了隐士和君子的高洁品德,强调了其在社会中的光辉。提及燕赵之地的游历与归隐,最后表达了对德行的渴望和对比自己与中郎的自愧。
注释:
- 尧阶:尧是中国古代的贤君,阶指其地位。
- 箕颍:箕和颍是古代的地名,指代贤人所治之地。
- 冥鸿:指代隐居或无形的高人。
- 潜虬:比喻隐者,虬指龙,意指深藏不露的高人。
- 絓组:指社会上所推崇的高尚品德。
- 懿哉:表示赞美之意。
- 青紫:指高贵的颜色,象征高尚的追求。
- 桑梓:故乡的代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学醇,明代诗人,文风清新,擅长古诗,作品多展现对古代贤人的钦佩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明代,正值文人对理想社会与高尚人格的向往,反映了社会对贤人德行的尊重与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以对古贤人的崇敬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道德理想与人格魅力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的尧、汉禄等古代贤君,标志着作者对历史的尊重与对传统美德的追求。中间部分通过“冥鸿渐九逵”和“潜虬媚渊水”的比喻,描绘了隐士们的高洁与隐逸,彰显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诗人对“脩嫭人”的赞美,表达了对君子品德的高度认可。
后半部分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宁暇掇青紫”表达了对高尚追求的坚持,而“高揖谢人群”则显示出谦逊的品德。整首诗言辞优雅,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当下自我的警醒,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尧阶逊箕颍:赞美尧作为历史贤君的谦逊。
- 汉禄辞黄绮:汉朝的禄位放弃了奢华,传递出高洁的品德。
- 冥鸿渐九逵:隐士如鸿雁,渐渐飞向未知之路。
- 潜虬媚渊水:龙在水中,隐而不显,象征深藏之才。
- 絓组世所荣:社会所推崇的品德和理想。
- 幽贞自君子:君子独立于世,品德高尚。
- 懿哉脩嫭人:对这些高尚品德的赞美。
- 遥遥振芳轨:影响深远,芬芳的名声。
- 秉志惟达生:坚持理想,追求真实的生活。
- 宁暇掇青紫:宁愿追求高尚之物。
- 燕赵惬奇游:对燕赵之地的向往。
- 园庐竟栖止:最终选择隐居在园庐之中。
- 垢气曾不婴:不为污浊的社会所困。
- 令誉存终始:名声永存。
- 高揖谢人群:对人群表达敬意。
- 恭敬遗桑梓:对故乡的敬重。
- 潜德信璠玙:内在的德行如美玉般珍贵。
- 编摩须国史:希望有一天能铭刻于史。
- 欲镌有道文:希冀留下关于道德的文辞。
- 愧匪中郎比:自愧不如中郎的英俊才华。
修辞手法:
- 比喻:隐士比作鸿雁和龙,突显其高洁和深藏。
- 对仗:整首诗句式整齐,形成对称美。
- 排比:多次使用排比修辞,增强了诗的气势和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古代贤人品德的崇敬与向往,同时也揭示了自我反思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和历史的传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尧、汉:古代贤君,象征统治的智慧。
- 冥鸿、潜虬:高洁隐士,代表理想人格。
- 青紫:象征高贵和追求。
- 园庐:隐居的理想之地,象征宁静与自我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尧”代表什么?
- A. 统治者
- B. 隐士
- C. 诗人
-
“潜虬媚渊水”的意象主要指代什么?
- A. 高人隐居
- B. 追求名利
- C. 享受生活
-
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赞美与敬仰
- B. 悲伤与失落
- C. 愤怒与不满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将进酒》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郑学醇 vs. 陶渊明:两者均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但郑较多引用历史,而陶则强调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