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赠勉道琵琶人》
时间: 2025-01-14 17:08: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赠勉道琵琶人》
作者: 赵彦端〔宋代〕
当年万里龙沙路,载多少离愁去。
冷压层帘云不度,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
花凝玉立东风暮,曾记江边丽人句。
异县相逢能几许,多情谁料,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
白话文翻译:
当年我走过万里龙沙的道路,带走了多少离愁别绪。
冷冷的云层压在帘子上,无法透过,芙蓉花的双带,垂杨的娇髻,都是刚刚拨动的弦音。
花朵在东风的傍晚中凝立,曾记得江边那位丽人的诗句。
在异乡相逢的机会有多少呢?谁能料到,琵琶洲畔,我们在清明的细雨中同醉一场。
注释:
- 万里龙沙路:指遥远的旅行,龙沙是一个地名,象征着路途的遥远与艰辛。
- 冷压层帘:形容阴冷的天气,云层厚重不透,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 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形容女子的妆饰,芙蓉双带代表一种美丽的装扮,垂杨娇髻形容女子的发髻,传达出温柔的美。
- 琵琶洲畔:琵琶洲是一个地名,象征着音乐和诗意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赵彦端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期,诗人通过对美好往昔的追忆,抒发内心的离愁与无奈。
诗歌鉴赏:
《青玉案 赠勉道琵琶人》是一首描写离愁别绪的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开头以“万里龙沙路”引入,表达了漫长旅途的孤独与忧伤。诗中描绘的“冷压层帘云不度”呈现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似乎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沉重和无奈。接着,诗人以“芙蓉双带,垂杨娇髻”描绘了美丽的女子形象,凸显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江边的丽人和那句诗,隐含着对过往美好回忆的珍惜。而“异县相逢能几许”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似乎在问:在这辽阔的人生旅途中,能否再与曾经的人重聚?最终,诗人在琵琶洲畔的同醉清明雨中,找到了些许慰藉,这种情感充满了对友谊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细腻而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形成了一种既忧伤又美丽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当年万里龙沙路:开篇回忆长途跋涉,表达离愁。
- 载多少离愁去:承接情感,强调离别的痛苦。
- 冷压层帘云不度:描绘阴冷的天气,暗示情绪的压抑。
- 芙蓉双带,垂杨娇髻:以美丽的女子形象来对比,突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花凝玉立东风暮: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曾记江边丽人句:引入对往昔的回忆,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 异县相逢能几许: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体现了无奈。
- 多情谁料,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在美好景象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冷压层帘”,用天气体现内心的压抑。
- 对仗:如“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花凝玉立”,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愁别绪的描绘和对美好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谊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沙:象征遥远的旅途。
- 芙蓉:象征美丽与柔情。
- 琵琶洲:象征音乐与诗意的聚集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万里龙沙路”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漫长而孤独的旅途
C. 生活的乐趣 -
“芙蓉双带,垂杨娇髻”描绘的是? A. 自然风景
B. 美丽女子的形象
C. 战争的残酷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乡与离愁的情感,但其用词更为沉重;而赵彦端的《青玉案》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温柔的忧伤。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
- 《赵彦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