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 其十七》

时间: 2025-01-06 16:55:16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白话文翻译:

秋风透过窗户吹进来,罗帐随风飘动。抬头仰望明月,把我的思念寄托在那千里之外的光辉中。


注释:

字词注释:

  1. 秋风:指秋天的风,象征着秋季的到来,常带有萧瑟的情感。
  2. 罗帐:指用细纱制成的帐子,轻盈飘动,常用于卧室,营造温馨的氛围。
  3. 飘飏:形容轻柔飘动的样子。
  4. 仰头:抬起头来,表示向上看。
  5. 明月:指夜空中的明亮月亮,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
  6. 寄情:将情感寄托在某物上,这里指把思念寄托在月光中。
  7. 千里光:形容明月的光辉可以照耀千里,表达思念之深远。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明月和秋风的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尤其是在中秋时节,月亮更是思乡情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子夜四时歌》是魏晋时期的一首古诗,作者不详。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和思想繁荣时期,诗歌发展迅速,风格多样。诗人们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一个幽静的秋夜,诗人处于思念的情绪中。秋风和明月的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氛围,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友情或爱情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宁静氛围,表现了诗人对明月的仰望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秋风入窗里”,写出秋天的凉意,给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感觉。接着用“罗帐起飘飏”描绘出轻柔的室内环境,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轻盈与安逸。但随之而来的仰望明月,突然将情绪转向了思念。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情感更加丰富,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中内心的波动。最后一句“寄情千里光”则将这份思念升华为一种美好的情感寄托,表现出对远方朋友或爱人的深切怀念。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寄托,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秋夜的细腻观察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风入窗里”:描绘出秋季的风透过窗户,带来一种凉意,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
  2. “罗帐起飘飏”:帐子在风中轻轻飘动,增添了室内的生动感,体现出诗人的闲适与温馨。
  3. “仰头看明月”:诗人抬头望向明亮的月亮,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内心情感的升华。
  4. “寄情千里光”:把思念寄托在月光之中,展现出思念的深远和对彼此的情感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情感的寄托,表明思念之情。
  • 对仗: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和谐。
  • 拟人:秋风和明月似乎有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表现了孤独中的美丽和愁绪,体现出古人对人情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流逝,带有一丝萧瑟的情感。
  2. 罗帐:代表居所的温馨与宁静,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环境。
  3. 明月:象征着思念和团圆,常用于表达对故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 A. 快乐
    • B. 思念
    • C. 财富
  2. “秋风入窗里”中的“秋风”给人怎样的感觉?

    • A. 温暖
    • B. 凉爽
    • C. 凶猛
  3.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什么?

    • A. 秋风
    • B. 明月
    • C. 罗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子夜四时歌》都表达了对月亮的仰望和思念之情,但《静夜思》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子夜四时歌》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