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宵引赠司马承祯》

时间: 2025-01-04 10:37:01

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户墐兮行人绝。

独坐山中兮对松月,

怀美人兮屡盈缺。

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劲风。

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宵引赠司马承祯
河有冰兮山有雪,
北户墐兮行人绝。
独坐山中兮对松月,
怀美人兮屡盈缺。
明月的的寒潭中,
青松幽幽吟劲风。
此情不向俗人说,
爱而不见恨无穷。

白话文翻译:

在冰封的河流和皑皑的雪山之间,
北边的门窗紧闭,行人已经绝迹。
我独自坐在山中,面对着松树和明月,
思念着心中所爱的人,感情时而满溢,时而缺失。
明亮的月光照在寒潭之中,
青松在幽静中吟唱着劲风的旋律。
这一份情感无法向世俗的人倾诉,
爱而不能相见,恨意深重而无穷。

注释:

  • :指河流,此处指冰封的河面。
  • 北户墐:北边的门窗紧闭,墐(qǐ)即是关上的意思。
  • 独坐山中:独自坐在山中,强调孤独的情感。
  • 松月:松树与月亮,营造出清幽的意境。
  • 盈缺:指感情的变化,有时充盈,有时缺失。
  • 寒潭:寒冷的水潭,象征清冷的情感。
  • 幽幽:形容静谧而深远。
  • 此情不向俗人说:意指情感无法向世俗的人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字子明,号紫阳,唐代诗人,生于公元649年,卒于701年。他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作品常表现山水、抒情等主题,风格清新优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冬季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思念之情。唐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冬宵引赠司马承祯》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夜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以冰封的河流和雪山的景象设定了寒冷的氛围,紧接着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身影,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比。诗人坐在山中,面对松树和明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怀美人兮屡盈缺”一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爱人的复杂情感,既有满满的思念,又有无法相见的遗憾。明月的光辉洒在寒潭之上,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冷而又幽静的美。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无法向世俗诉说自己的情感,爱而不见,恨意无穷,展现了深刻的情感纠葛。

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情感结合的特征,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河有冰兮山有雪:描绘了冬季的自然景象,渲染了寒冷的氛围。
  2. 北户墐兮行人绝:通过“北户”描绘出人迹罕至的孤寂,增强了孤独感。
  3. 独坐山中兮对松月:表现了诗人独自面对自然,思考内心情感的状态。
  4. 怀美人兮屡盈缺:表达了对爱的思念和情感的起伏。
  5. 明月的的寒潭中:描绘了月光映照在水潭中的景象,增加了诗的意境。
  6. 青松幽幽吟劲风:青松在风中吟唱,展现了自然的灵动。
  7. 此情不向俗人说:表达了对世俗的无奈与隔阂。
  8. 爱而不见恨无穷:深切地表露了无法相见的痛苦与恨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盈缺,形象地表达思念的波动。
  • 对仗:如“河有冰兮山有雪”,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青松“吟”风,赋予自然以情感,使意境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深切怀念与无法相见的苦楚,通过冬夜的宁静与寒冷,反衬出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河:象征孤独与冷漠,反映诗人的心境。
  • 雪山:既是自然景象,又代表纯洁与美好。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青,寄托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明月:象征思念与期盼,常用来表达情感。
  • 寒潭:代表冷清与孤独,映衬诗人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诗人对美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满足
    B. 思念与遗憾
    C. 不屑
    D. 忘记

  3. “青松幽幽吟劲风”中,“吟”字的用法是? A. 说话
    B. 唱歌
    C. 呜咽
    D. 吟唱

答案:

  1. D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思绪,但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沉醉。
  • 李白《静夜思》:表达思乡情怀,与《冬宵引赠司马承祯》在思念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