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墩秋月》
时间: 2025-01-14 17:12: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团墩秋月 李东阳 〔明代〕
庾亮楼前月正明,谢公墩上雨初晴。 清光照我双吟鬓,此夜怀人万里情。 隔竹流萤看不见,绕枝羁鸟宿还惊。 天涯一望乡心切,肠断秋山笛里声。
白话文翻译:
庾亮楼前的月亮正明亮,谢公墩上雨刚停,天空初晴。 清冷的月光照在我的两鬓,今夜我怀着对远方人的思念。 隔着竹林,流萤看不见,绕着树枝,羁鸟在宿眠中仍受惊。 远望天涯,思乡之情迫切,秋山中的笛声让人心碎。
注释:
- 庾亮楼:庾亮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此处指庾亮曾经居住或活动过的地方。
- 谢公墩:谢公指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墩指高地或土堆。
- 清光:指月光。
- 双吟鬓:指诗人自己的两鬓,吟指吟诗,这里指诗人自己。
- 隔竹流萤:竹林遮挡了流萤的光芒。
- 绕枝羁鸟:羁鸟指被束缚的鸟,这里指在树枝上栖息的鸟。
- 天涯一望:远望天边,形容距离遥远。
- 乡心切:对家乡的思念非常迫切。
-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 秋山笛里声:秋山中传来的笛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是明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月光、流萇、羁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远离家乡,身处异地时所作,通过秋夜的景象抒发对远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月光、流萤、羁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和思念的氛围。诗中“庾亮楼前月正明”和“谢公墩上雨初晴”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清光照我双吟鬓”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感,月光照在诗人的两鬓,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诗人对时光的感慨。“此夜怀人万里情”则明确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后两句“天涯一望乡心切,肠断秋山笛里声”则通过远望和笛声,加深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内心的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庾亮楼前月正明:庾亮楼是一个历史地点,月正明描绘了月光的明亮,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
- 谢公墩上雨初晴:谢公墩也是一个历史地点,雨初晴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与前句形成对比。
- 清光照我双吟鬓:清光指月光,双吟鬓指诗人自己的两鬓,月光照在诗人身上,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此夜怀人万里情:此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万里情强调了思念的遥远和深切。
- 隔竹流萤看不见:隔竹描绘了竹林的遮挡,流萤看不见表达了夜晚的幽暗和孤寂。
- 绕枝羁鸟宿还惊:绕枝描绘了鸟在树枝上的栖息,羁鸟宿还惊表达了鸟的惊恐和不安。
- 天涯一望乡心切:天涯一望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远望,乡心切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迫切思念。
- 肠断秋山笛里声:肠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伤,秋山笛里声描绘了秋夜中传来的笛声,增加了诗歌的哀愁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光照我双吟鬓”中的“清光”比喻月光,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 拟人:如“绕枝羁鸟宿还惊”中的“宿还惊”赋予了鸟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庾亮楼前月正明,谢公墩上雨初晴”中的对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和家乡的深切思念。通过秋夜的景象和历史人物的提及,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孤寂和悲伤,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着宁静和孤寂,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流萤:象征着夜晚的幽暗和孤寂。
- 羁鸟:象征着被束缚和不安。
- 笛声:象征着哀愁和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庾亮楼”和“谢公墩”分别与哪两位历史人物有关? A. 庾亮和谢安 B. 庾信和谢灵运 C. 庾亮和谢灵运 D. 庾信和谢安
-
诗中的“清光照我双吟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月光的赞美 B. 对岁月的感慨 C. 对家乡的思念 D. 对亲人的思念
-
诗中的“天涯一望乡心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远方的向往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亲人的思念 D.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东阳的这首诗相比,李白的诗更加简洁明了,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李东阳的这首诗相比,杜甫的诗更加深沉,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明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