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方平》
时间: 2025-01-19 15:54: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刘方平》
绮纨游上国,多作少年行。
二十二词赋,惟君著美名。
童颜且白皙,佩德如瑶琼。
荀氏风流盛,胡家公子清。
有才不偶谁之过,肯即藏锋事高卧。
洛阳草色犹自春,游子东归喜拜亲。
漳水桥头值鸣雁,朝歌县北少行人。
别离斗酒心相许,落日青郊半微雨。
请君骑马望西陵,为我殷勤吊魏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刘方平的送别之情。首先提到刘方平在上国游玩的趣事,年轻时多有游历。刘方平年仅二十二岁,却以词赋闻名于世,显得才华横溢。他面容年轻、白皙,品德如同美玉一般。荀氏家族的风采和胡家公子的清雅都让人称道。才华未能施展,谁能责任呢?愿你能安心高卧,埋藏自己的才华。洛阳的草色依旧在春天,游子归来时欢喜拜见亲人。漳水桥边正值雁鸣,朝歌县北行人不多。离别时,我们以斗酒相许,落日映照着青郊,微雨轻洒。请你骑马去西陵,为我虔诚地吊念魏公。
注释:
- 绮纨:华美的丝绸,常用于形容富贵。
- 上国:指的是风光旖旎的地方,或是指更遥远的国度。
- 二十二词赋:刘方平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有二十二篇词赋。
- 佩德如瑶琼:形容品德高尚,像美玉一样纯洁。
- 藏锋事高卧:希望刘方平能够藏起自己的才华,静心待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唐代诗人,字孟容,号山农,出身于名门望族。他的诗歌多描写友谊、送别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高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颀与刘方平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祝福。刘方平年轻有为,诗中对他的赞美反映出李颀对才华的欣赏与期待。
诗歌鉴赏:
《送刘方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厚的情谊,展现出对朋友刘方平的祝福与期望。开篇以“绮纨游上国”引入,既有对刘方平游历的描写,也透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对刘方平的才华与品德赞不绝口,充分展现出他对朋友的认可与赞赏。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离别的感伤。通过“草色犹自春”,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温暖,暗示即使离别,生活依然在继续。最后一句“请君骑马望西陵”,不仅是对朋友的再见,也是希望他能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的深思,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绮纨游上国:描绘刘方平在外游玩的场景,象征着年轻人的奔放与追求。
- 二十二词赋,惟君著美名:强调刘方平早年的成就,展现出他在文坛的影响力。
- 童颜且白皙,佩德如瑶琼:描绘刘方平的外貌与内在的美德,传达出对其的赞美。
- 有才不偶谁之过:表达对才华未能施展的惋惜,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期望与现实的无奈。
- 洛阳草色犹自春,游子东归喜拜亲:描绘春天的景象,体现出游子归乡的欢愉。
- 别离斗酒心相许:通过酒宴传达离别时的情感寄托。
- 请君骑马望西陵:寄托对未来的期望与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佩德如瑶琼”,将品德比作美玉,增强了诗句的美感。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工整。
- 意象:草色、鸣雁、微雨等意象,营造出细腻的自然氛围,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刘方平的赞美与祝福,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理想的期待,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生机、希望和新生,代表着美好的未来。
- 草色:春天的草色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
- 鸣雁:象征着归属与离别,也隐含着朋友间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颀在诗中提到刘方平的才华,主要是指什么?
- A. 画画
- B. 写词赋
- C. 练剑
- D. 唱歌
-
“请君骑马望西陵”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 A. 希望刘方平能去西陵游玩
- B. 希望刘方平能去吊念魏公
- C. 希望刘方平能骑马归来
- D. 希望刘方平能安静生活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送别》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同样表达送别之情,但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
- 《送别》:李白的作品,情感更加激昂,对离别的怅然更多,展现出另一种风格的送别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颀诗集》
- 《唐代文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