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暨道士还玉清观》
时间: 2025-01-14 10:31: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
作者:李颀 〔唐代〕
仙宫有名籍,度世吴江濆。
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
中州俄已到,至理得而闻。
明主降黄屋,时人看白云。
空山何窈窕,三秀日氛氲。
遂此留书客,超遥烟驾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道士暨的归还过程,表达了对道教思想的推崇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
在仙宫中有著名的名册,渡过世俗的吴江濆。
大道本无我,青春永远与君同行。
中州(指中原地区)很快就到了,至理之言可以听闻。
明主降临黄屋(指皇宫),人们仰望着白云。
空山是多么的幽美,三秀(指山中秀美的景色)在阳光下氤氲。
因此我留书给你,希望超然于尘世的烟云。
注释
字词注释
- 仙宫:指神仙的宫殿,象征着道教的理想境界。
- 名籍:指名册,记录着成就和名声的文书。
- 大道:指宇宙间的真理或法则。
- 青春:这里指的是生命的活力和美好。
- 明主:指明智的君主。
- 黄屋:指皇宫,寓意权力的中心。
- 空山:指幽静的山林,象征自然的宁静。
- 三秀:指山中的三种美丽景色。
- 烟驾:指烟云,形容飘渺的状态。
典故解析
- 玉清观:道教名观,代表着清净和道德的理想。
- 吴江濆:指古代的一个地名,象征渡过世俗的河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字叔玉,号青隐,唐代诗人,生于753年,卒于818年,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著称,尤以五言诗见长。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道教思想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李颀与道士暨相送之际所作,表达了对道教理想和高洁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李颀的道教情怀。
诗歌鉴赏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是李颀对道士暨归隐生活的一种赞美和祝福。整首诗以“仙宫”的意象开篇,营造了一个超脱尘世的氛围,展现了道教文化中对逍遥自在的追求。
诗中“度世吴江濆”描绘了一个渡过世俗的场景,象征着离开繁杂世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详。接下来的“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进一步表达了道家思想的核心,即“无我”的哲学,同时也展现了人与道之间的和谐共处。
“明主降黄屋”这一句引入了社会政治的背景,表明诗人对统治者的尊重,同时也指向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接着“空山何窈窕,三秀日氛氲”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增强了诗的意境,传递出一种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遂此留书客,超遥烟驾分”则是对道士暨的祝福,期待他在云烟之间的超然生活,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也蕴含了对道教思想的赞美,是李颀清新脱俗诗风的体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仙宫有名籍:开篇提到“仙宫”,暗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有名册说明这里的神仙地位非凡。
- 度世吴江濆:通过渡江的意象,表现出离开尘世的决心。
- 大道本无我:强调道教的“无我”思想,表现出超脱的境界。
- 青春长与君: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长享青春。
- 中州俄已到:指代时光的流逝和理想的实现。
- 至理得而闻:强调理智和道德的觉醒。
- 明主降黄屋:引入社会背景,表明对君主的尊重。
- 时人看白云:借白云表达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
- 空山何窈窕:描绘自然的美丽,增加诗的意境。
- 三秀日氛氲:形容自然景色的迷人,增强诗的美感。
- 遂此留书客:留下书信,表达对道士的祝福和思念。
- 超遥烟驾分:期待道士在烟云间的超然生活,表现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士的生活比作仙宫,展现理想的生活状态。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明主降黄屋,时人看白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以“白云”象征自由和逍遥,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道士的送别,表达了对道教思想的推崇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宫:象征道教的理想境界。
- 白云:象征自由与超脱。
- 空山:象征宁静的自然环境。
- 青春:象征生命的活力和美好。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主题,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仙宫”象征什么?
A. 人间的宫殿
B. 道教的理想境界
C. 战争的场所
D. 普通人的家 -
“大道本无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A. 个人重要性
B. 超脱的哲学
C. 对物质的追求
D. 个人奋斗 -
诗中的“明主”指的是?
A. 一位普通人
B. 明智的君主
C. 诗人自己
D. 道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前者更强调道教的哲学思想与友人间的关怀,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全唐诗》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道教文化与唐诗》